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3年08月27日
贴秋膘要适度
□ 曹建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秋季,北方民间有“贴秋膘”的习俗。是因为炎夏季节,暑湿困脾,易于出现饮食不佳,体重减轻的现象。立秋过后,天气转凉,胃口大增,于是便有了吃肉食来补养夏季消耗,增强体质的风俗。很多人家吃红烧肘子、红焖羊肉、汆白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老鸭汤、红烧鱼等,味道鲜美,人们很难抵挡其诱惑。
过去,物质生活水平比较低,食物匮乏,加上夏季农田耕作劳顿,体力消耗很大。为了弥补身体的劳损,煮肉炖鸡,做些营养比较丰富的美食,补养身体。在当时食物缺乏、脂肪和蛋白摄入不足的年代,贴秋膘是有其科学道理的。
现如今,城乡居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很多人出现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摄入量超标,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及脂肪肝等的患病率增加。贴秋膘要适度,以清补为主,荤素搭配,均衡营养,不可暴饮暴食,才有益健康。
盛夏暑湿,人们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初秋大量食补品,会骤然加重脾胃负担,使消化器官不能一下承受,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消化不良等症。所以,“贴秋膘”要循序渐进,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时期,可先补食一些富含维生素,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调理胃肠功能。
秋季进补,首先要补充蔬菜和水果。推荐每天应摄取300~600克,人每天要从蔬菜和水果当中摄取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来维持肌体各个部位的平衡。虽然维生素和矿物质在人体中的比例不是很大,但它们却是调节身体气血运行的关键物质,一旦缺乏致脾胃升降功能紊乱,血脉凝滞,痰瘀集聚,会导致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
其次要补充五谷杂粮,每天根据运动量应摄取200~500克。人每天要通过五谷杂粮来补充人体所必须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经济,最清洁的能量来源。此时建议细粮粗做,粗粮细作。也就是面粉最好是吃全麦粉,减少精粉数量。玉米、高粱、大麦、荞麦等粗粮可以加工成细粉,或与细粮混合,增加适口性,使其更易消化。
秋季顺应季节变化,贴秋膘,适当增加一些动物性食品也是可符合人体需求的,推荐每天摄入动物蛋白60~80克。推荐的顺序为牛奶-鱼-鸡蛋-鸡鸭肉-牛羊肉-猪肉,排在前面的动物性食品更易于人体吸收,脂肪和胆固醇含量相对也较低,更适合立秋后食用。油脂的摄入应当以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玉米油、橄榄油等植物油为主,建议每天20毫升左右为宜。
原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3-08/26/content_769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