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临床实践

综合疗法治神经根型颈椎病

2013年08月29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综合疗法治神经根型颈椎病

 

 

 

刘渝松 马善治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该患者患神经根型颈椎病,颈项及右上肢前外侧明显牵扯持续性疼痛,动则痛如电击,静则酸胀难忍,夜难入睡。予温针灸,电针,轻手法舒筋,配合坐位定点旋提手法正脊柔筋,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治疗见效。本案重在浅刺的应用,针感亦需结合“三因治宜”,守法而不拘泥。

 

  张某,男,64岁,重庆南岸人氏。

 

  初诊(2011712日):患者因“颈项及右上肢疼痛20天,加重2天”就诊。患者年老气盛,平素体健,好侧身卧位看电视,经常保持该体位34小时。20天前因受凉出现颈项及右上肢前外侧轻度酸胀不适,尤其长时间低头或侧身运动后较明显,改变体位时可逐渐改善,每天平均发作56次。曾经西医诊断为“C6-7椎间盘突出症”,经内服“弥可保”未见缓解。2天前因气温骤降,加之夜间贪凉好冷,出现颈项、右上肢疼痛加重,无法入睡,自服消炎止痛药未见改善。症见颈项及右上肢前外侧明显牵扯性持续性疼痛,动则痛如电击,静则酸胀难忍,任何体位不能缓解,夜难入睡,饮食尚可,二便调。查:神清神倦,面色青灰,形体偏瘦,舌瘀红,苔薄白,脉浮紧而弦。颈项右侧肌肉较紧张,C5-7棘突右侧旁开1.0厘米深压痛,可引出右侧上肢放射痛,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右侧(+)。MRI:颈椎轻度退行性改变,C6-7椎间盘向后膨出并向右突出。患者虽平素体健,但长期作息姿势不良导致局部筋骨劳损,加之感受寒凉之邪,寒凝血滞,经脉流行不畅,则见颈项、上肢胀痛不适。脉浮主表,紧为寒凝,弦则主痛。

 

  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此乃寒凝血滞,经脉不畅。治当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予以温针灸颈百劳各1壮;电针密波刺激双侧C6-7夹脊穴20分钟;平补平泻列缺、合谷,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患者安然入睡。轻手法舒筋推拿放松颈项肩背肌肉,辅以坐位定点旋提手法正脊柔筋。

 

  二诊(715日):诉经治后颈项、上肢疼痛明显缓解,夜能安睡。但周末由值班医生代诊时,因针刺刺激量过强,情绪大惊,颈项及右上肢疼痛如初,夜不能寐,并露出不愿接受针刺之态。查:脉弦涩,颈项肌肉明显紧张,C5-7棘突右侧旁开1.0厘米深压痛,可引出右侧上肢放射痛,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右侧(+)。

 

  经云:惊则气乱。针灸时若惊恐而治,势必经气不循常道,逆乱而行,故致症状加重。遂言语安慰之,征求其同意后,择颈项压痛最甚处浅刺,稍得气后留针30分钟;平补平泻神门、百会,留针30分钟。轻手法舒筋推拿,辅以卧位旋提法正脊柔筋。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3-08/28/content_770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