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3年09月05日
治痹:辛温向辛凉转变
□ 姜泉 焦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世界上主要致残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现今,长期、联合应用抗风湿药物的诸多不良反应(如肝肾损害、骨髓抑制、皮疹、消化系统反应等)、使用生物制剂的巨大经济负担以及现有药物疗效的局限性,都使得中药在干预类风湿关节炎中具有很大价值。
但目前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尚存在难点:一是类风湿关节炎中重度活动的关节炎症始终是骨质破坏的关键,中医药在迅速控制关节肿痛症状方面疗效不佳,被认为是“慢郎中”,如何有效迅速降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是临床研究首要问题。二是对疾病终点结局的干预度不够,尚缺乏中医药阻逆骨侵蚀的临床证据,尤其是缺乏远期疗效评价的证据。三是有效中药疗效与毒性共存,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病科(以下简称风湿科),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风湿病(痹证、痹病)的研究,运用中医药辨证施治及中西医联合的方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为降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延缓骨破坏,切实降低其致残率做出了贡献。
湿热瘀论——治痹从辛温向辛凉转变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尪痹”范畴。一直以来,多数医家认为正气虚弱、复感外邪,气血不通、痰瘀互阻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病因病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家认识到湿热、瘀血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病机转归中的关键作用。
风湿科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及大样本类风湿关节炎证候分布规律研究,认为风寒湿邪可诱发或加重病情,但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病变的直接病邪却不仅是风寒湿之气;湿热瘀血夹杂既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发病因素,又可作为主要病理机制,同时也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特征。故而提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主要病因病机为风寒湿邪入侵机体,郁久化热,湿热毒邪久恋,血凝痹阻经络,病邪深入骨骱,胶着不去,腐蚀筋骨气血,致关节肿痛僵硬,甚则导致骨破坏。并总结出湿热痹阻、瘀血阻络是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证候,强调湿热瘀是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重要致病机制及骨破坏的病理关键,在治法上强调清热活血法是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重要中医治法,使治痹从“辛温”向“辛凉”转变。经临床研究证实,以清热活血验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降低疾病活动、潜在延缓骨破坏作用;1998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证)的“风湿安冲剂”被开发为广安门医院院内制剂。
随后,风湿科在该药基础上,以清热活血立法组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于2007年~2009年进行了“清热活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多中心临床评价研究”(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医学卫生科技联合攻关项目),采用随机、多中心、对照的试验设计。治疗24周后,表明清热活血方药具有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疾病活动度、缓解病情的作用。并且通过对52周、104周以及156周患者的放射学进展进行评估,发现清热活血方药具有潜在的护骨作用。为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确立清热活血法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治疗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