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3年09月17日
倡温阳学说 避苦寒之弊
——浅析《陈氏小儿病源·痘疹方论》学术思想
□ 朱杰 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宋代陈文中所撰的《陈氏小儿病源·痘疹方论》为儿科温阳学派的开山之作。儿科温阳之由,主要在于先天元阳不足,后天摄养失和,药物伤脾败阳。陈文中与钱乙小儿用药之说一温一凉,看似冰炭不同炉,实质并不相悖。后学倘能分之以究其极,合之以汇其归,让温凉两派学术思想互为羽翼,相得益彰,方不失前贤本意。当今儿科临床,滥施苦寒,戕伐生生之气,更显陈文中温阳学术思想的核心价值。
南宋医家陈文中所著《陈氏小儿病源·痘疹方论》以温补见长,认为小儿“五脏未实,肌肉尚虚”,“药性既温则固养元阳,冷则败伤真气”,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宋以来吴之专家者,曰陈曰钱二氏,陈以热,钱以凉,故有火与水喻者。”(语出明 ·刘凤)陈文中与钱乙齐名而异军突起,无忝为儿科温阳学派之开山。
温阳之由
胎禀怯弱,譬犹阴地草木
胎孕之时,尤其在豪门,常恣意坐卧慵懒,不劳力,不运动,饮食生冷辛辣,五味偏嗜,先天元阳不足,导致脏腑虚寒、胎受软弱。加之儿生之后,藏于帏帐,不见风日,因而少有坚实。阳气本具推动、温煦、气化、卫外、固摄、营养功能,但由阳虚胎弱之象可见:外肥里虚,面白光白色,腹中虚响,呕吐乳奶,或便青粪,或头大囟开。
摄养失和,冷则败伤真气
陈文中指出,“吃热,吃软,吃少,则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则生病。”现代社会普遍使用空调、冰箱,贪凉饮冷,寒伤阳气,卫阳、脾阳、真阳受戕者比比皆是。“养子十法”中,大多重视温养元气,以助长养发育。
治不对证,药物伤脾败阳
陈文中论“下胎毒”:小儿始生落草之时,便服朱砂、轻粉、白蜜、黄连水,欲下胎毒,反伤脾元,吐泻痰喘,后患蜂起,腹胀惊悸,变证丛生。特别是轻粉损心气,朱砂损神气,性皆寒冷,多致损害。当代儿科临床,过度治疗、妄用寒凉屡见不鲜,滥用抗生素于今尤烈,伐生无数,令人忧心忡忡。
温阳之施
惊风:非独热而生风
陈文中谓“非独热而生风也”。急惊属阳、属腑,当治以凉;慢惊属阴、属脏,当治以温。如小儿面青白,身无热,口中气冷,多啼不寐,目睛上视,项背强直,牙关紧急,呕涎潮,或自汗,此慢惊风证。多因惊怖,风冷之气蓄于咽喉,气机阻滞,痰涎壅闭,因而作搐。惊风具体治法宜先去痰涎,次固元气,灵活变通。冀元气盛则津液行,血气流转,自然不搐。“真气者,元阳也”,突出温中下气、温养固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