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3年09月17日
阴火与东垣甘温除热法
□ 高亮 中国中医药报社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中医药报
昔东垣立甘温除热之法,出补中益气一方,用治脾胃气虚,阴火上乘而见发热之证。验之临床,其效迅捷;询之理论,其法深奥。然今人但闻是方效捷便径自用之,于其理法却茫然不明。夫理不明则用不灵,是以临证有效亦有不效者也。
试问何为阴火?阴火又何以上乘?即使上乘,其所乘何处?其所乘之处,又当见何证?是证何以必用甘温?甘温何以能除大热?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考东垣书中相关论述亦不够明晰,甚或有前后不一之语,而另后学有亡羊之憾。笔者今不揣浅陋,试结合东垣原文,约略论之。
《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云:“苟饮食不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即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此节论阴火上乘而为发热之理:阴火乃元气之贼,起于下焦,上系于心。心不主令,由心包代之,是为相火,实阴火也。若脾胃和合则中焦健运,君相安位则阴火不乘。今饮食寒温及七情劳役损伤脾胃元气,脾胃气虚则不能升清,清气不升则下流于肾,是以与其势不两立之阴火便得以上乘土位,故发热乃作矣。
《内外伤辨惑论》云:“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躁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此又释脾胃气陷,湿气闭塞致阴火挟湿上乘而为发热之理:脾胃不特气虚,且有湿气内存,故清气下陷之时,湿气亦随之而下陷,湿气闭塞下焦,阴火无以容身,则必上冲,因其上冲之时多挟湿气,是以其热必蒸蒸而作,上可彻头顶,旁可达皮毛,故浑身躁热不堪矣。
如此解释,甚是繁琐,笔者有一比,不妨用之:夫中焦如釜,下焦如灶,今寒温不适,调摄不节,则釜漏破溃,釜中氤氲元气伴烹饪之物下陷灶中,灶中之火与此下陷之物势不两立,必上冲乘釜,故热乃作矣。因其上冲之时多挟下陷之物,故此热必蒸蒸而发,或上冲,或旁达,而其肆虐之势,皆因釜破而成。如此类比,或可通达一二。
理既已明,则论治法。
《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有云:“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又云∶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此论脾胃劳损,阴火上乘之发热,必当用辛甘温之剂以补既虚之中气,而升下陷之清阳,且用甘寒之品以泻上乘之阴火,则其病必愈,而切不可与苦寒之药更损脾胃也。
譬如治灶中上炎之火,切不可透过破损之釜而用冷峻之物以灭之,令釜愈破而火愈盛也。但当与修补之品以复其损,佐甘凉之物以平其火,俾釜中升降和合,灶中阴阳得平,则阴火自敛,而蒸热自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