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3年09月23日
中秋养生有膏招
□ 祝建材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中国中医药报
中秋,是欢快喜乐的团圆佳节,它预示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按照中医学“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正是有利于精微物质吸收与闭藏的进补时节。中秋谈养生,自然不能缺少传统中医药五大主要剂型之一的膏方。
膏者“泽”也,在《正韵》、《博雅》上解释为“润泽”。近代名医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称膏滋药。”《素问》中有文武膏(桑葚膏)养血;李时珍《本草纲目》有参术膏益元气;《景岳全书》中有两仪膏(党参、熟地)补气血;《沈氏尊生》一书中龟鹿二仙膏(由龟板、鹿角、杞子、人参组成)益气养血、填精补髓。秋季气候干燥、肺燥阴虚,常食膏滋类补肺养阴方,可补益肺肾、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现介绍几则秋燥补益膏方供选用。
地黄藕梨膏 鲜地黄250克,鲜藕、鲜梨各1千克,蜂蜜适量。将鲜梨榨汁,将梨渣与地黄、鲜藕水煎取汁,共煎2次,二液合并,文火浓缩后兑入梨汁与等量蜂蜜煮沸混匀,每次20毫升,每日2~3次,温开水冲饮。可养阴清热,生津润肺,润肠通便。
枇杷叶膏 枇杷叶200克,瓜萎皮、麦冬各80克,白糖半斤。用水煎透,取汁,加白糖和匀,收膏。每次1匙,一日3次。适用于咳嗽多痰、咽痛音哑、痰中带血等。
宁嗽膏 天冬240克,款冬150克,光杏仁、白茯苓、川贝母粉、百部、百合、阿胶各120克,紫苑90克。阿胶研碎,黄酒浸泡一宿。其余药挫碎,加水煎熬,取汁,加饴糖240克,炼蜜500克,再熬,加阿胶、川贝母粉,和匀,溶化收膏。每服30克,一日2次,白开水冲服。润肺止咳,适用于阴虚咳嗽、咯血吐血等。
川麦雪梨膏 川贝母、细百合、款冬花各15克,麦门冬25克,雪梨1千克,蔗糖适量。将雪梨榨汁备用,梨渣同诸药水煎2次,每次2小时,二液合并,兑入梨汁,文火浓缩后纳入蔗糖400克,煮沸即成。每次15克,每日2次,温开水冲饮或调入稀粥中服食。可清肺润喉,生津利咽。
补肺膏 生地1千克,光杏仁60克,生姜,白蜜各120克。共捣如泥,隔水蒸熟即成。每服3匙,一日2次。可滋阴润肺,生津止咳。
桔饼膏 桔饼120克,南沙参、麦冬、天冬、花粉、枇杷叶(去毛)、甜杏仁、核桃、冰糖各250克,川贝母粉60克,白蜜6斤。将前八味药加水煎熬,共3次,去渣,合并煎液,浓缩,加入川贝母粉、冰糖、白蜜,煎透收膏。瓷瓶收贮。每服15克,一日2次,白开水冲服。可养阴润肺,止咳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