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3年10月14日
从瘀论治周围血管病
□ 郭炎周 崔 炎 吴建萍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中国中医药报
周围血管疾病虽然可以分为周围动脉病、静脉病、小血管疾病等多类疾病,但临床上不论哪种均可出现血瘀的共性——瘀血、缺血、瘀斑、肿胀、粥样斑块、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引起肢体动脉循环障碍,甚至溃疡与坏疽,或者静脉性扩张、血栓引起肢体肿胀、皮色发暗、瘀积性皮炎、下肢溃疡等静脉功能障碍。崔公让概括这些临床体征的共性病理变化为:污秽之血为之血瘀,久病入络之血为血瘀,离经之血为之血瘀。崔公让将这些血瘀归纳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痰浊血瘀、寒凝血瘀、热毒血瘀。对于血瘀的治疗,多采用益气活血法、理气活血法、化痰活血法、温通活血法、解毒活血法等,以达到“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的目的。
辨治动脉疾病
周围血管疾病常见的动脉血管疾病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白塞病血管炎、硬皮病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结节性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等。这些肢体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共同点是:因肢体缺血程度不同,出现肢体不同程度的疼痛,轻者酸胀、间歇性跛行,继之出现静息痛,严重者抱足而坐,彻夜不眠,痛若汤泼火燃,皮色可出现苍白、发绀、潮红,甚则呈僵尸样皮纹。由于肢体供血不足,皮肤温度明显下降,皮温下降的程度与肢体缺血的程度成正比。外周动脉因血管狭窄或闭塞,所以脉搏可减弱或完全消失;组织营养障碍:因肢体缺血肌肉出现萎缩,毛发脱落,皮肤粗糙,爪甲枯槁,甚者发生坏疽,或遗留难以愈合的溃疡。这些可以用一字概括,即“瘀”。在治疗肢体动脉缺血疾病中,崔公让将动脉缺血性疾病分成为临床4型:
寒湿阻络型
此型为阳气虚弱,寒邪客侵,寒凝血瘀,经络阻塞,呈现一派阴寒之象。临床症状:轻者患肢怕冷,喜暖怕凉,肢端苍白或潮红,麻木疼痛,遇寒痛剧,跛行明显,步履不利,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或迟缓;重者面色黑暗,面容无华,精神疲倦,畏寒怕冷,肌肉萎缩,皮肤冰凉,肌肤枯槁,肢体坏死,组织虽已腐烂,但脓水量少,腐肉干枯,脉沉数或沉涩,舌质红或红绛,苔薄黄、燥黄或黑燥。
治则:轻型治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重型治以补气养血,培补元气,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轻型采用通脉活血汤加黄芪、党参、制附子、熟地黄。重型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当归、黄芪、党参、桂枝、牛膝、苍术、穿山甲、乌蛇等。对于严重寒邪客侵,机体内伤,伴有阴津耗竭者,还应适当酌用养阴之药,如天冬、麦冬、石斛、玉竹等。
血脉瘀阻型
此型为阳气虚弱,寒邪客侵,寒凝脉络,血流不畅,气血瘀阻。患肢临床症状:固定性疼痛,肢端紫红、暗红或青紫色,或有瘀点瘀斑。舌质红或红绛有瘀点,苔薄白,脉沉数或沉细涩。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通脉活血汤加减。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茯苓。脾虚者加党参、茯苓,白术、山药;血瘀重者加三棱、水蛭、桃仁、穿山甲、地龙。疼痛重者加乳香、没药、血竭、三七。瘀而化热者加金银花、玄参、石斛、生地黄、牡丹皮。阴虚者加生地、知母、天冬、玉竹、天花粉。气滞者加陈皮、乌药、木香、川楝子等。
热毒炽盛型
毒邪客侵,气血凝滞,瘀久化热,热盛则肉腐,现一派热毒之象。临床症状:轻者患肢皮肤潮红,肿胀,发热,疼痛,肢端有小范围的溃疡或坏疽,舌质红绛,苔黄燥或黄厚,脉洪数或数大;重者患肢严重肿胀,全身高热,神昏谵语,皮肤发红发热,或皮肤发黑发暗,局部红肿热痛,脓液多,有恶臭味,舌质红绛,苔黄腻或黄燥或黑燥,脉洪数或弦数。
治则:清热凉血解毒或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四妙勇安汤加减。热毒炽盛者加生地黄、蒲公英、紫花地丁、连翘、黄连。口干渴欲饮者加天花粉、知母,粳米、生石膏。水肿严重,小便短赤者,加土茯苓、猪苓、泽泻、赤小豆、白茅根。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壳、芒硝。也可用黄连解毒汤、牛黄清心丸、四妙活血汤等进行治疗。同时可酌情配用脉络宁、清开灵等静脉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