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针刺与康复结合促中风恢复

2013年10月21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针刺与康复结合促中风恢复

 

 

 

毛忠南 何天有 张志明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中风康复科

 

 

 

中国中医药报

 

 

 

  中风康复期辨证多属本虚表实,以肝肾亏虚,气血衰少为本,风、火、痰、气、瘀为标。然而中风康复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不同阶段临床表现不同,病机不同,即使在同一阶段,不同的肢体部位也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经络辨证也应该相应变化。

 

  如果针灸医师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康复评定来准确判断中风患者所处的不同阶段,分析存在的主要障碍,结合现代康复训练的方法,针对性地进行针刺治疗,将明显提高康复疗效。

 

  “中风”现代医学称为脑卒中。因其具有极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帮助中风患者加速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尽可能缩短回归家庭、社会,甚至重返工作岗位的时间,已成为中风康复的重要环节。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笔者认为中风康复需要针刺与现代康复相结合。

 

  针刺结合现代康复的优越性

 

  参考现代康复理论指导针刺治疗

 

  从《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到《针灸大成》,历代医籍都有针刺治疗中风的相关记载。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文献中都没有系统的康复理论。例如对中风造成的患者随意运动功能丧失只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来描述,不能准确反映患者运动功能丧失的程度,也没有准确描述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如何进行床上翻身,如何坐起、站立、行走及步态的不同状况,更没有反映出不同阶段的主要障碍因素。

 

  现代康复理论,无论是Brunnstrom理论,还是Bobath理论,虽然康复分期不同、康复训练方法也有差异,但是都有一套完善的康复评价体系和量表,能够比较清晰地分阶段分析主要存在的障碍,提出相应训练方法,经过临床康复实践验证疗效显著。笔者认为,可以参考现代康复理论对偏瘫的认识来指导针刺治疗,提高疗效。

 

  参考分期理论有利于局部辨证施针

 

  中风康复期辨证多属本虚表实,以肝肾亏虚,气血衰少为本,风、火、痰、气、瘀为标。然而中风康复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不同阶段临床表现不同,病机不同,即使在同一阶段,不同的肢体部位也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经络辨证也应该相应变化。

 

  以运动功能丧失为例:软瘫期整个患侧肢体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随意运动消失,经络辨证应为阴阳俱缓,针刺治疗应该强刺激以提高患肢肌力和肌张力为主。痉挛期随着肌张力和肌力的提高出现了腱反射亢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由于肌张力的异常分布,导致运动不协调,甚至局部肌肉痉挛,影响正常运动模式的形成,此时经络辨证应该在整体辨证的基础上针对局部肌张力的变化再次进行经络辨证来指导针刺治疗,达到降低异常肌张力的目的。

 

  如偏瘫:上肢常以屈肌张力升高为主,经络辨证应为阳缓而阴急,针刺时取阳经穴位为主,手法应该是补阳泻阴;下肢常以伸肌张力升高为主,经络辨证应为阴缓而阳急,针刺阴经穴位为主,手法应该是补阴泻阳。

 

  恢复期随着肌力的提高、肌张力趋于正常并出现不同后遗症状,经络辨证应该在整体辨证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和后遗症状来进行局部经络辨证。如下肢以伸肌张力升高为主,经络辨证应为阴缓而阳急,但是足下垂表现为足跖屈肌张力升高为主,经络辨证应为阳缓而阴急,针刺治疗足下垂应选阳经穴位。

 

  丰富治疗手段,提高脑卒中康复疗效

 

  现代康复医学的康复评定、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矫治、康复医学工程等颇具特色,但是其治疗方法还有待补充。如中风软瘫期,现代康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提高肌张力、缩短软瘫期的方法,此时采用传统的“治痿独取阳明”或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的“醒脑开窍法”强刺激均能明显加速肌力和肌张力的提高。

 

  大量的临床实践还证明针灸的方法如头针、体针、灸法、刺血疗法、拔罐法、穴位注射法、电针法等在中风康复的不同阶段,针对许多症状具有较好的效果。如果针灸医师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康复评定来准确判断中风患者所处的不同阶段,分析存在的主要障碍,结合现代康复训练的方法,针对性地进行针刺治疗,将明显提高康复疗效。

 

  例如:中风偏瘫患者在运动功能障碍的同时大多伴有感觉功能障碍,现代康复训练还没有针对感觉障碍的有效训练方法,此时针刺头针感觉区和患侧肢体,有利于促进感觉功能的恢复,从而加快感觉输入通路的修复,提高运动的准确性。

 

  现代康复认为康复训练是一个运动再学习的过程,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部分中风患者配合较差,有学者观察在选用头针疗法后病人的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配合医师锻炼的意识明显增强。

 

  笔者临床治疗中风吞咽障碍时,运用电视内窥镜检查(VE)或者电视荧光镜检查评定法(VF)明确诊断局部肌肉的弛缓状态后,在吞咽训练的同时配合局部针刺以提高肌张力,吞咽功能的恢复较单纯训练明显加快;针对卒中后患侧呼吸肌功能降低,咳嗽咯痰无力,针刺夹脊穴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呼吸肌功能,对减轻和预防肺部感染效果明显。

 

  这样的临床实践还有很多,针刺治疗与康复训练结合,可以提高中风康复疗效,对现代康复医学是一个极好的补充。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3-10/18/content_785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