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临床实践

祛风清热消痹治风湿热

2013年10月24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祛风清热消痹治风湿热

 

 

 

苗卫萍 苗子庆 山东德州学院医学科学研究所

 

 

 

中国中医药报

 

 

 

  本病初期是感受风热病邪,温毒上受,属中医温病范畴;游走性身痛、关节痛属“行痹”;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多属“风湿热痹”;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多属“风寒湿痹”或“瘀血痹”;心脏炎则属“心痹”。总以肺、脾、肾、虚损为本,关节疼痛等症状为标。

 

  根据“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风湿热总的治疗大法仍以清法为主线,以祛风清热消痹为主要治疗原则,再根据其病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病因病机分别论治。

 

  风湿热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主要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临床表现以心肌炎和关节炎为主,可伴有发热、毒血症、皮疹、皮下小结,舞蹈病等。急性发作时通常以关节炎较为明显,急性发作后,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可遗留轻重不等的心脏损害,导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在过于劳累、精神紧张或感冒合并感染后可导致心衰甚至死亡。风湿热,属于中医的“痹症”、“风湿热痹证”范畴。

 

  病因病机

 

  《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湿热的发病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等因素有关。主要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营血虚于里,肺卫虚于外,腠理失固,致风、寒、湿、热、燥邪乘虚而入;或恣食辛辣厚味,湿蕴生热,或居处潮湿,或劳伤心脾,运化失职,复感外邪,首先上犯肌表,渐至入里。

 

  若湿浸肌肤,风湿热合邪、痹阻经络,气血运行失畅,留滞筋骨关节,常对称累及膝、踝、肩、腕、肘、髋等大关节,表现为游走性关节炎,局部呈现红、肿、热、痛的炎症。久病入络,累及心脏,发为心痹。

 

  本病初期是感受风热病邪,温毒上受,属中医“温病”范畴;游走性身痛,关节痛属“行痹”;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多属“风湿热痹”;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多属“风寒湿痹”或“瘀血痹”;心脏炎则属“心痹”。总以肺脾肾虚损为本,关节疼痛等为标。

 

  风湿热的证型与治疗

 

  风湿热的证型一般分为湿热痹、寒湿热痹、风热痹、痰瘀热痹、血虚热痹等证型。根据发病情况,还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以风湿热痹为主,以心脏炎和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多见发热,咽喉肿痛,口干口渴等风热上攻症状;继而出现肌肉关节游走性疼痛,局部呈现红、肿、热、痛及伴见全身发热或湿热偏盛者,关节红肿疼痛,灼热感明显,发热亦甚,皮肤可见红斑,舌质红,舌苔黄干,脉滑数。

 

  根据“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风湿热总的治疗大法仍以清法为主线,以祛风清热消痹为主要治疗原则,再根据其病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病因病机分别论治。或兼以疏风,或兼以解毒,或兼以化湿,或兼以散寒,或兼以凉血,或兼以化痰行瘀,或兼以滋阴,或兼以养血,或多法合而施之。以下笔者介绍一风湿热痹典型案例,与同道讨论。

 

  典型病案

 

  赵某,男,9岁,2007312日初诊。

 

  诉:发热1年余,加重20余天。患者1年来多自汗,口干,乏力,纳减,畏寒;易患感冒,咽疼,每发病必发烧,38°C以上。多次检查,除血象高外,心肝肾检查无异常发现。当地医院按感冒治疗,予退热药、输液治疗,体温有时下降,迁延不愈。但20天来加重,发热39°C以上,输液打针,不见效,并出现左膝关节,左手腕关节疼痛,走路跛行。

 

  化验白血球2.3×109/L,中性粒细胞80%,抗“O>250单位,血沉96mm/h,先后在几家医院就诊,诊断为风湿热,治疗后病情好转,但出院后不久又发热,关节疼痛发作。遂转来中医诊治。

 

  刻诊:患儿体温38.6°C,消瘦,面色微黄,无精打采,疲倦乏力,出汗,恶热,喜冷饮,左膝关节、右腕关节肿痛,走路跛行,口渴欲饮,小便黄少,大便略秘,舌质淡红,苔微黄,脉细数滑。

 

  中医诊断:风湿热痹。

 

  辨证:表虚卫弱,风湿热邪,瘀阻脉络,流注关节,不通则痛。治宜:调和营卫,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方拟柴胡桂枝汤加味。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3-10/23/content_786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