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临床实践

“泻南补北”针刺治高血压

2013年10月29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泻南补北”针刺治高血压

 

 

 

中国中医药报

 

 

 

  “泻南补北”法,源出《难经·七十五难》,它以“虚则补其毌,实则泻其子”的整体观法则,广泛而灵活的指导中医各科临床,这种理论和方法,近年来运用于针灸临床治疗高血压病,效果满意。

 

  治疗方法:按《难经·七十五难》所述“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的方法进行治疗。

 

  泻南取穴:行间,从太冲穴进针,透达本穴,先补后泻;大陵,向上逆经透向內关穴,泻法。

 

  补北取穴:曲泉、太溪透昆仑、复溜,均用补法。

 

  辅助取穴:曲池、丰隆,先补后泻。

 

  病情较重者,每日针治1次,一般者均可间日1次,20天为一个疗程,休息5~7天,再行下一个疗程。可连续针治2~3个疗程。

 

  病案:

 

  李某,男,58岁,公司职员,2008114日初诊。

 

  主诉:头胀且痛10余年,半年来有加重感。

 

  刻诊:头胀且痛,夜间加重,眩晕,视物不清,耳鸣重听,胸闷心悸,背部发凉,恶心欲吐,口舌干涩,体倦肢软,行路不稳,常因头昏而跌倒,上症时重时轻,每遇情志不遂而症状加重。既往有慢性肝病史。

 

  检查:体丰神呆,颜面潮红,语言高昂,脉弦数,舌质赤,苔白干,下肢浮肿,血压190/110mHg,脑血流图检查提示:椎一基底动脉血管紧张度增高,弹性减弱。

 

  印象:头痛、眩晕证(Ⅱ期高血压病)。

 

  辨证论治:情志不和,肝气郁结,木失疏泄,郁久化火,火盛阴伤,肾水亏于下,不能滋养肝木,肝阳亢于上,逆扰清空,标实甚过本虚,急宜治标,标本兼顾,泻南补北并用而重在泻南。

 

  取穴与效果:按上法针行间、大陵、曲泉、太溪、复溜、曲池、丰隆加中渚、阳陵泉,每日针治1次。施术20次后,诸症悉平,血压稳定在150/90mHg左右,脑血流图复查大致正常。随访6个月血压稳定如上,精神较适。

 

  按:根据本病临床表现,类属中医学眩晕、头风、中风范畴。《素问·至真大论》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有“髓海不足,则脑转而鸣”的记载。本病由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上实下虛,且肥人气虚多湿,气不布津,火灼为痰,闭阻经隧,清空不利。肝阴虚当补肾水,肝阳亢需泻心火,用泻南补北之法,从而达到水旺液充,火衰阳潜,于是复归于平。

 

  五脏分五方配属五行,以生克乘侮规律的学说,说明整体观念法则,指导中医各科临床。具体在针灸方面,经络可以从脏腑所属分配五行,十二经肘膝以下的五俞穴也分属五行。五行相生,谓之子母关系,于是子虚补其毌,毌实泻其子,就成为治疗选经用穴的一种规律。所以说水为木毌,肝阴虚当补肾水,火为木子,肝阳旺(实)宜泻心火,肾水充则肝阴得滋,心火平则肝阳不亢,故取肾经、肝经、心包经之穴。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3-10/28/content_788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