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3年12月05日
虚瘀互为因果 分期辨证治臁疮(上)
□ 阙华发 徐杰男 张臻 邢捷 王云飞 单玮 肖文 唐汉钧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外科
中国中医药报
臁疮经久不愈,必然有“虚”、“瘀”的存在,且常常“因虚致瘀,因瘀致虚”,互为因果,成为疮面难以愈合的两大原因。以“虚”、“瘀”为本,“腐”为标,“虚甚瘀重”、“瘀甚虚重”作为基本病机。
急性感染期,邪毒(湿热邪毒)炽盛,当用大剂清热利湿解毒之品祛邪外出为先,迅速截断扭转病势;好转缓解期,正虚邪退,当中病即止,清热利湿解毒之品渐减,益气化瘀生肌之品渐增;修复愈合期,正虚血瘀为主,当益气健脾补肾化瘀生肌为重。
顾氏外科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外科世家。在百余年的传承过程中,长期致力于慢性下肢溃疡的临床研究,开展了中医药促进慢性下肢溃疡创面愈合的全面、系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采用分期辨证,内外合治的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慢性下肢溃疡,能加速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笔者现将顾氏外科诊治慢性下肢溃疡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辨证求因,“虚、瘀”为本
慢性下肢溃疡属于中医学“臁疮”、“溃疡”、“顽疮”范畴。顾氏外科第二代传人顾筱岩先生认为,臁疮为湿热瘀滞凝聚而成,下肢瘀滞湿阻,气血不能畅通为其本。第三代传人顾伯华教授认为,本病多因经久站立或担负重物,劳累耗伤气血,中气下陷、络脉失畅,影响局部气血的运行,瘀血稽留于络脉之中,肌肤遂失所养,复因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而成。或小腿皮肤因破伤、虫咬、湿疹等染毒而诱发。
第四代传人唐汉钧教授则认为“久病必虚”、“久病必瘀”,臁疮经久不愈,必然有“虚”、“瘀”的存在,且常常“因虚致瘀,因瘀致虚”,互为因果,成为疮面难以愈合的两大原因。以“虚”、“瘀”为本,“腐”为标,“虚甚瘀重”、“瘀甚虚重”作为基本病机。“虚”、“瘀”、“腐”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
他认为“腐”在本病的早期起主要作用,而“虚”决定了“瘀”、“腐”的发展程度,同时也是疾病后期的必然结果和主要矛盾,而“瘀”贯穿于疾病治疗始终。
近年来,顾氏外科理论认为下肢慢性溃疡的病机特点是“因虚感邪(风、湿、热、毒),邪气致瘀,瘀阻伤正,化腐致损”的过程,形成了“虚、邪、瘀、腐”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变化,从而出现各种病证。
其中“虚”、“瘀”为下肢慢性溃疡难以修复的关键,为本;“邪”、“腐”是疮面难愈合的重要因素,为标。并提出当从络病论治慢性下肢溃疡等难愈性创面,认为正气虚损、络虚失荣、络脉瘀滞、邪毒损络为其基本病机。
审因论治,内外结合
顾筱岩、顾伯华主张臁疮一般以外治法为主,主张“祛腐生肌”,配合缠缚疗法。对早期有急性感染者,宜清热利湿,后期一般不必内治;若营血不足者,宜养血和营,通络止痛。唐汉钧在治疗上注重全身与局部的辨证论治,主张内外合治。认为慢性下肢溃疡,腐去肌不生或难生,关键在于“虚”、“瘀”的存在,故在“祛腐生肌”的基础上,提出“补虚生肌”、“祛瘀生肌”。
内治方面,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随着“腐一瘀一虚”三者主次偏盛,消长转化,制定相应的“清”(清热利湿类)、“通”(活血化瘀类)、“补”(益气健脾类)之法。早期疮面脓腐较多,湿热毒盛,宜清热利湿解毒为先,以“清”为主;后期疮面脓腐脱尽,新肌不生,属气虚血瘀证,宜益气健脾、祛瘀通络,以“补”、“通”为主,并辅以少量“清”之品,以清除残存的湿热毒邪,防止疾病复发。
外治方面则根据创面所处阶段不同,采用贴敷疗法、祛腐生肌、补虚祛瘀生肌、煨脓长肉、熏洗疗法、溻渍疗法、热烘疗法、缠缚疗法等多种疗法综合治疗。
近年来顾氏外科认为下肢慢性溃疡的治疗当以补虚、祛瘀、祛邪为大法, 通过去除“虚”、“瘀”、“邪”的关键因素,使气血运行流畅,推陈致新,既助气血生化,又利邪毒清解,则疮面得到精气津血的濡养滋润,修复得以进行,如此腐去肌生,疮面愈合。结合《医林改错》:“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力,必停留而瘀”等理论,确立益气化瘀治疗法则,主张益气化瘀贯穿治疗始终。
同时,确立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分期辨证的序贯治疗方案,主张在同一治疗原则指导下,适时应用内治、外治法。通过内治,以调节整体而达改善局部的目的;通过外治,药力直接作用于局部而达改善局部的目的。然临证当分清虚、邪、瘀的性质、轻重和主次等,在疾病不同阶段应有所侧重。
急性感染期,邪毒(湿热邪毒)炽盛,当用大剂清热利湿解毒之品祛邪外出为先,迅速截断扭转病势;好转缓解期,正虚邪退,当中病即止,清热利湿解毒之品渐减,益气化瘀生肌之品渐增;修复愈合期,正虚血瘀为主,当益气健脾补肾化瘀生肌为重。外治宜应用祛腐祛瘀补虚活血生肌的序贯疗法,同时注重煨脓湿润、煨脓祛腐、祛瘀化腐、活血生肌、煨脓生肌的应用。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3-12/04/content_802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