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4年01月13日
谈风药祛湿
□ 朱光 河南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报
“风药”的概念首见于李东垣的《脾胃论》,但并未对此进行明晰界定,只是列举了柴胡、升麻、葛根、防风、羌活、独活、藁本等药物治疗脾胃病的应用。尽管风药的概念目前尚无定论,但笔者认为是指一类具有辛散祛风作用的药物。
这类药物多轻清上升,向外趋表,通过开启腠理而使风、火外越,是一个发汗解表、达邪外出的过程。其实,风药祛湿也有很好作用。
风药宣散可祛湿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腻,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其中亦缓,其入亦深。其致病部位可有上下表里之别,演变有寒化热化之势,形式有合暑随风之态。从临床实践来看,湿之致病,常难速愈;而湿邪一祛,他邪易除。因此,凡由湿致病,不论其来源、部位及形态,均当倾力祛除。祛湿之法丰富多样,常用的有化湿、燥湿、利湿等,而风药祛湿的作用现尚未被重视起来。
关于风药祛湿的机理,总体上说是取象比类的结果。风属木,湿属土,木能克土,故风能胜湿。观诸自然界,风之升散可除地之湿泞,即“地上淖泽,风之即干”(李中梓)。具体而言则缘于风药的功能:
一是风药可解表发汗,使湿邪随汗而解;二是风药可宣肺而调气机,通阳而助气化,清升浊降,内停之湿化为汗尿而解;三是风药多具一定的疏肝作用,肝气舒畅则脾土不壅,升降有序,纳运正常则湿气不生。由此可知,风药祛湿乃通过其“宣”、“散”之性而实现。
祛在上在表之湿
湿为风挟,上蒙于头,临证可见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苔白腻,脉濡。治宜祛风除湿,方用羌活胜湿汤。《寿世保元》中有一清上蠲痛汤(当归、川芎、白芷、细辛、羌活、独活、防风、菊花、蔓荆子、苍术、麦冬、黄芩、生姜、甘草),言其可治“一切头痛,不问左右、偏正、新久”,从其用药可以看出还是以辛散祛除风寒湿邪为主。
此外,风药不仅可散头面之湿,还可轻清载药上浮,起到引经药的作用,这在内伤头痛的治疗中多有运用。
若长期鼻塞不通,不闻香臭,头额昏沉,涕泪眵多,多属脾肺气虚、湿蒙清窍之变。治以升阳除湿,方选《兰室秘藏》中的丽泽通气汤(黄芪、炙甘草、升麻、羌活、独活、防风、葛根、麻黄)。方中以风药升散除湿,鼻窍自通。
水肿由水液潴留肌肤所致。因水乃湿之积,故也可借用风药祛湿之法加以除之。如《金匮要略》治疗风水的越婢汤,方中的麻黄既能发汗以散越水气,又能宣肺通调水道。再如《济生方》中治疗水湿壅盛,泛溢表里的疏凿饮子,用药在攻逐、利水、行气的同时,还佐以羌活、秦艽、生姜辛散走表,疏风散水。全方利疏结合,从表里前后分消,故可使水邪速消。
痹证由风寒湿热邪杂合,侵犯肢体关节、肌肉,阻痹经络气血所致,风湿为必然之邪,寒热为演变趋向。临证可见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等,治可以《医学心悟》中的蠲痹汤加减(羌活、独活、桂枝、秦艽、海风藤、桑枝、当归、川芎、乳香、木香、甘草)。历代不少医者更有用麻黄发汗治疗痹证的经验。
此如《景岳全书》所言“治湿之法,凡湿从外入者,汗散之。湿在上者,亦宜微汗之。”并进一步指出:“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对于瘙痒疮疹,风药也能消疮败毒,药如荆芥、防风、羌活、独活、甘草。疮疡初起,每因风湿热之邪侵蕴肌肉,对此,“汗之则疮已”(《素问·五常政大论》,方可选荆防败毒散。治疗皮肤湿疹,也常以风药如羌活、防风、蝉蜕等散湿。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4-01/10/content_814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