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4年02月21日
由仲景方说细辛运用
□ 胡本先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中医理论认为,细辛主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细辛辛香透窜、解表通窍温脉之力皆强;其用途较多,但有“用不过钱”或“用不过五分”之说。笔者认为,丸散剂可遵此说,汤剂则不尽然。在此从仲景方讨论细辛的运用。
临证运用
发散风寒:细辛辛温,能发散风寒,尤善散少阴经之风寒。伤寒少阴病,脉沉发热,仲景有麻黄附子细辛汤。方中附子温阳,细辛配麻黄入里使风寒外达而散。
温经祛寒:细辛辛温,能达经脉,与桂枝配伍,温经祛寒。如伤寒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仲景用当归四逆汤,以归芍养血,细辛、桂枝温经祛寒,通草通血脉,草枣益气,合为养血温通经脉之方,临床用之以治下肢寒凝厥冷痹痛,往往收效。
行滞止痛:细辛香窜,具有行滞散结止痛之功,经络脏腑无处不到,故胸腹疼痛亦可用之。如胁腹疼痛,阳郁发热,脉弦紧者,为阴寒聚着所致,仲景以温寒之法,立大黄附子汤,以大黄之通下,配附子之辛热祛寒,细辛去痛,组成温下行滞止痛之剂。另如乌梅丸,在寒热并用中,复加细辛,而起行滞止痛的作用。
温肺化饮:风寒闭肺,痰饮咳逆,常用细辛与五味子、干姜等同用,如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等。痰饮为水所化,水为少阴所主。
清代名医唐容川曰:“少阴为寒水之脏,寒则水气上泛,细辛散少阴之寒,故能逐水饮。”寒痰咳逆,则细辛辛开温化痰饮,五味子之酸以敛肺降气,以成开合相济之妙。
行阳化水:细辛温肾,有行阳化气行水之功。如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心下坚大如盘,水饮所作。本病阳虚阴凝,水饮积于胃脘。尤在泾注:此证水停气结,“不直攻其气,而以辛温药,行阳化气,视后人袭用枳朴香砂者,工拙悬殊矣。云当汗出如虫行皮中者,盖欲使既结之阳,复行周身而愈也。”
唐容川说:“用细辛以达水中之阳,用附子以助水中之阳……阳出则阴消,而寒饮之水自化。”即说明细辛行阳化水之功。
剂量特点
《伤寒论》中细辛用量最重者乌梅丸6两,最轻者真武汤用1两,一般用2~3两。观其凡用细辛于汤剂者,在1~3两之间,约相当于今之3~10克。
而用于丸剂者,则用量远较汤剂为轻。如乌梅丸共10味药,总量可达258克,其中细辛18克,占总量7%。其服法,“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三服,稍加至二十丸。”则每服乌梅丸所含细辛量甚少。赤丸由4味药组成,总量11两,约合今之33克,细辛占1/10强,约4克,其丸如麻子大,每服3丸,则每服赤丸所含细辛量亦甚少。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4-02/20/content_826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