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4年04月22日
《伤寒论》和方之四:炙甘草汤
□ 陈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药报
前面我们讲过调和太阳少阳的和方、调和肝胆的和方、调和脾胃的和方,这里我们再讲一个调和心脏阴阳的和方——炙甘草汤。
治疗心律不齐的良方
当前,心血管疾病是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其发病率越来越高。而各种心脏病,都会导致心律不齐,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心律不齐的病人,根本找不到发病的原因,因心脏出现间歇,或心动过速,患者会有明显的心慌、胸闷,甚至坐卧不宁。从中医的角度认识,慢性心律不齐的病人既有心脏阳气的不足,也有心脏阴血的不足,往往表现为心的阴阳两虚证。《伤寒论》有个方子是专为此病而设的,这就是著名的“炙甘草汤”。
《伤寒论》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什么是结代脉呢?就是心脏跳动中有间歇所表现出的脉象,统称为心律不齐的脉象,就像夜走不平的路,深一脚浅一脚的。不过,结脉与代脉又有不同,结脉是心脏间歇,没有规律性,三五不调地停一下;代脉是心脏的间歇有一定的规律性,或跳两下停一下,或跳三下停一下,非常地遵守规则,像临床上所见到的心脏二联律、三联律基本上可见到这类脉象。但中医临床常将结代脉并称,统为心律不齐的脉象。
心悸就是我们说的心慌感,这是所有心脏病中都出现的症状,但这里张仲景在心悸之间加了一个“动”字,心动悸表明心悸得非常厉害,甚至用肉眼就可以看到胸前区心脏在狂跳,《黄帝内经》把这种状况描述得很形象,称作“其动应衣”,意思就是由于心脏跳得厉害,衣服都随着心跳而抖动,这是严重的心脏病,既心律不齐,又心慌不安,炙甘草汤用于这类心脏病有独特疗效。
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太,心肌炎病史五年,经常心律不齐,时时发作心动过速,超过150次/分钟,心慌明显,病人形容象揣个兔子一样,在胸中蹦跳得难受,心动过速发作时恶心呕吐,大便易干结,后背怕冷。属于心脏阴阳两虚,用炙甘草汤加五味子、龙骨、牡蛎,调补两个多月,症状消失。
药物组成
炙甘草汤药物组成: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黄、阿胶、麦门冬、麻子仁、大枣、清酒。本方有以下配伍特色:
(1)重用炙甘草四两、大枣三十枚
对于阴阳俱虚病症的治疗,如果补阳就会伤阴,补阴又会伤阳,这时最好是使用甘味药物调和,因为补阳的药物多为辛味,辛味与甘味相合就会产生阳气,中医叫做“辛甘化阳”;而补阴的药物多是酸味,酸味与甘味相合就会产生阴津,称作“酸甘化阴”。正如《黄帝内经》所说:“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所以,炙甘草汤内在补阳、补阴的同时,重用炙甘草、大枣甘味药物以调补阴阳,其方子的名称用炙甘草命名,可见阴阳两虚时使用甘味药的重要性。
(2)重用生地一斤
因生地有强心作用。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怀庆地黄的根。药理作用:其流浸膏对蛙心收缩力有显著增强。地黄类药物尽管科属有所不同,但都具有强心作用。如洋地黄,是玄参科植物紫花(或毛花)洋地黄的干叶或叶粉。其药理作用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增加心搏出量、改善肺循环、体循环,大剂量使用易中毒。《神农本草经》对生地黄的评价:“久服,轻身、不老。”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4-04/21/content_847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