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4年06月17日
从《金匮》论“心病多寒”
□ 刘茂林 叶险峰 刘明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金匮要略》在“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中论述了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和证治,概括其总的病机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虚、阴乘阳位所致。笔者据本篇之理法方药总结出“心病多寒”的观点,并以此指导临床实践,收效颇多。今不揣浅陋讨论一二,供同道参考。
从病因病机论心病多寒
《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云:“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文中所言:“阳微阴弦”即胸痹心痛的主要病因病机。“阳微”指寸脉微,寸脉为阳,尺脉为阴,故寸脉微,为阳位见阴脉,以示上焦胸阳不足,主指心阳虚,(即前文所言“不及”),实指正气(本)虚,亦即《医宗金鉴》所谓“阳得阴脉为阳不及”之义;“阴弦”是尺脉弦,为阴位见阴脉,主下焦阴寒内盛,(即前文所言“太过”),以示邪气(标)实,亦即《医宗金鉴》所谓:“阴得阴脉为阴太过”之义。
太过之阴邪,上乘不足之阳位,即构成了“阳微阴弦”,阴乘阳位,痹阻胸阳,本虚标实,不通则闷,不通则胀,不通则痛的主要病因病机。
原文紧接着强调指出:“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又说:“今阳虚知在上焦”,就上焦心肺而言,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所以“阳虚”包括“极虚”,主指心阳虚,这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主要矛盾方面。
正如《内经·素问热病论》所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言正虚之处,邪必凑之。反复强调上焦心阳不足,气血推动无力,是胸痹心痛发生和发展的主要病理基础。
从证治论心病多寒
首先从胸痹的主证、重证、轻证和急证的有关条文分析。
主证:“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瓜蒌薤白白酒汤方:瓜蒌实一枚(捣),薤白半升,白酒七升。
重证:“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瓜蒌薤白半夏汤方:瓜蒌实一枚(捣),薤白三两,半夏半斤,白酒一斗。
“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瓜蒌一枚(捣)。
人参汤方:人参、甘草、干姜、白术各三两。
轻证:“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桔枳姜汤亦主之。”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茯苓三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一两。
桔枳姜汤方:桔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
急证:“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薏苡附子散方:薏苡仁十五两,大附子十枚(炮)。
以上5条7方,说明胸痹病的主证是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前已述及胸痹心痛总的病因病机是“阳微阴弦”,阴乘阳位,痹阻胸阳,本虚标实,心肺气机不畅,故见以上主证,治以瓜蒌薤白白酒汤,通阳散结,豁痰下气。若胸痹痰饮较盛,水气凌心迫肺,则不能平卧,心痛彻背,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强通阳散结和蠲饮降逆之力。
若胸痹心中痞,胸满,胁下逆抢心,而偏于邪实者,用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散结,降逆除满,以祛邪为先;而偏于正虚者,用人参汤,温阳健脾,益气除湿,大气来复,阴寒自散,以扶正为要,即所谓痛有补法,亦即《内经》塞因塞用之法。
若胸痹轻证,饮阻气滞,胸中气塞,短气,而病偏于肺,饮邪较重者,用苓杏甘草汤,宣肺利水,化饮理气;若病偏于胃,气滞较重者,用桔枳姜汤,温中降逆,化饮理气。若胸痹急性发作,救急用薏苡附子散,方中薏仁除湿缓急止痛,炮附子温阳散寒除湿止痛,用于胸痹急证。
其次从心痛轻证、重证及原文附方的有关证治分析。
轻证:“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桂枝、生姜各三两,枳实五枚。
重证:“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乌头赤石脂丸方:蜀椒一两(一二分),乌头一分(炮),附子半两(炮)(一二分),干姜一两(一二分),赤石脂一两(一二分)(蜂蜜为丸)。
附方:“九痛丸,治九种心痛”。附子三两(炮),生狼牙一两(炙香),巴豆一两(去皮心,熬,研如脂),人参、干姜、吴茱萸各一两(炼蜜丸,酒下)。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4-06/16/content_870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