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4年06月24日
中医执中致和源自《中庸》
□ 孔令俭 毕允利 王安莉 山东省曲阜中医药学校
中国中医药报
《中庸》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此前的儒家言论,包括主要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在内,多就日用伦常发表议论和观点,像《中庸》开宗明义地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玄思理念,是从未有过的。也就是说,把儒家的思想学说上升到文化哲学的高度,《中庸》是第一篇。再则,中国古代文化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得到哲学的论说,也是由《中庸》所开启的。至于《中庸》的主旨为何,不同历史时期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与侧重。
如东汉末期学者郑玄认为《中庸》一文主旨是讲“中和之为用”。南宋朱熹则认为《中庸》主旨是讲“孔门传授心法”。北宋学者周敦颐则把“诚”作为《中庸》中最重要的概念。
前文曾说,《中庸》是我国古代文化哲学史上第一篇把儒家思想上升至哲学高度的著作,应该说这只是它一方面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如朱熹所说,《中庸》还是一篇专门讲求儒学“心法”的著作,即它是解决儒家学说中思想方法的重要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中庸思想渊源
中庸之“中”,有中正、中和、不偏不倚、不过无不及等义,“庸”有平常、常道、用等义。“中庸”合称并不是首出《中庸》之文,其首见于《论语·雍也》篇中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也就是说“中庸”这一概念乃孔子第一个提出。
但是中庸思想却与尧舜禹三代政治中的执政理念及方法有渊源关系。《论语·尧曰》篇第一章就记载了尧禅帝位时的告诫: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穷困,天禄永终。”
“允执其中”就是尧对舜要求其在执政时必须恪守中庸之道。
《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大禹谟》篇中记载了舜禅帝位与禹时亦有同样内容的告诫: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允执其中”与“允执厥中”在语义上是没差别的。舜同样要求禹在执政时必须恪守中庸之道。当然,这种中庸之道在三代时应该仅具有政治涵义。
但到孔子所提中庸之道时,其涵义已经突破政治范畴而切入到全社会的日用伦常领域中了,再到子思著作《中庸》一文时,其意义已上升至文化哲学范畴,发展成为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方法论了。
《易经》里的中庸说
此后,孔子后学们也运用中庸思想解释《易经》,使《周易》具有了浓厚的儒家学说中的“用中”色彩。
如《讼·九五》:“《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意为筮得此爻,从爻象上看大吉,因为此爻象人能守中正之道。《临·六五》:“《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意为筮得此爻,从爻象上看适宜于大君的行为,因为此爻象人能够推行中和之道。《大壮·九二》:“《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意为筮得此爻,从爻象上看吉利,因为此爻象人能守中道。《益·彖》:“‘利有攸’中正有庆。”意为筮得此卦,有利人们的行动,因为人们能够处在中正的位置上。(以上引文均见《周易大传今注》)
纵观整部《周易》,守中庸之道,行中正之事,求中道之正,致中用之和成为它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原则。所以北宋程颢、程颐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二程遗书》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对中医理论影响深刻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4-06/23/content_873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