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医保健 >> 综合保健

“偏方”也要考量 并非人人皆宜

2014年08月22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偏方”也要考量 并非人人皆宜

 

 

通讯员 钱文娟 李珊

 

 

中国中医药报

 

 

    “医生,都说羊奶养胃,我每天一起来就喝一大杯,怎么感觉胃这里堵着,饭吃几口就吃不下了?”“医生,我天天喝粗粮做米糊促消化,怎么胃还是难受”……在门诊上,前来就诊的人们报出的养胃、治胃“偏方”五花八门,胃病要“三分治,七分养”,养胃到底有哪些误区,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脾胃病科金小晶主任中医师提醒大家,“偏方”也要考量 ,并不是人人皆宜。

    羊奶、牛奶要“嚼着吃”

    50岁的刘阿姨有胃食管反流,平时很注意对胃的保养,听朋友说羊奶养胃,就特地嘱咐女儿从国外带羊奶回来,每天早晨空腹喝一大杯,一开始感觉挺好,把平时吃的药也停了,时间一长,刘阿姨觉得胃堵得慌,一顿饭吃个几口就吃不下了,家人都称她为“猫儿饭”,人也消瘦得厉害。

    金小晶介绍,一般来说,羊奶比牛奶更加温和,对于部分对牛奶不耐受的人(喝牛奶会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胃虚寒的人可以适当喝羊奶,但不管是羊奶还是牛奶,都不要空腹喝,而主张“嚼着吃”。在喝牛奶的同时,吃一些馒头、面包等糖和脂肪类的食品,更利于奶中营养的吸收。

    花生治胃疼 小心胆囊炎

    金小晶说,门诊上时不时就有患者问这个偏方行不行,有的说是花生治疗胃疼,有的说是白酒煮鸡蛋治疗胃寒。首先概念要清,胃病的概念很广,所有胃部不舒服都可以称作胃病,西医细分有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等,中医还会按照个体不同进行辨证,如阴虚、气虚、血虚等,都有不同的适用症和禁忌症,需要辨证施治,用药治疗尚且如此,平时调理也不可一概而论。就拿花生治疗胃病来说,很多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常常伴有胆囊炎,症状也以胃胀为主,如果这时听信“偏方”,坚持吃花生,往往适得其反。因为花生富含蛋白,油性大,犯了胆囊炎的“忌口”。

    粗粮磨成粉≠好消化

    另外,很多人喜欢把粗粮磨成粉或者做成米糊促消化,其实大多数粗粮不太容易消化吸收,把粗粮打成粉属于物理变化,粗粮还要在体内发生化学变化、被分解、吸收,再转变为水谷精微,因此并不是感觉流质的食物就是好消化的,对于胃部不适的人来说,饮食习惯、食物的选择尤其重要。

    红枣银耳不是人人适宜

    “一日三枣,长生不老”,红枣、银耳、桂圆这些人们,尤其是女性喜欢吃的养颜食物,门诊上也常有患者说自己每天都吃点,金小晶提醒其实这些食物本身没问题,关键在于这些都是甜点,反而会刺激胃酸分泌,会加重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

    健康生活习惯很重要

    金小晶提醒,胃病患者平时的确要注意对胃的护理,特别是青壮年要注意避免长期熬夜、暴饮暴食、辛辣刺激,做到饭后“百步走”,形成健康饮食生活习惯。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病因不明确的情况下不能自行诊治,进入养生误区,要及时就医,以免适得其反,延误最佳治疗机会。

 

原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4-08/21/content_89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