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4年09月16日
益气固表辨治小儿常见病系列方(上)
□ 刘荔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 刘启廷名医工作室
中国中医药报
刘启廷益气固表系列方以玉屏风散为基础方,根据不同病症,加味治疗多种儿科疾病,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病能治,无病可防。
玉屏风散出自《世医得效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具有益气固表、祛邪止汗之功能,古人谓之为玄府御风关键方,无汗能发,有汗能止,功似桂枝汤而不燥。主治气虚自汗,体虚感冒。中医学认为,反复感冒的病人是因为肺气虚,肺主腠理,腠理在表,肺气虚的病人也是表虚,故应当先补肺气以实表。
方中黄芪为药首,具有益气固表之功,抵御风邪无以乘虚而入之效;用炒白术易生白术,减弱燥性,功偏补气健脾,以资水谷之源,助黄芪益气固表止汗为药首;防风走表祛风邪,为佐使,引药达腠理,使药在腠理发挥作用以实表,从而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就宛如用屏风将人围起来,使人免遭风邪之袭,避免感冒发生而得名。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屏风散能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有的研究还认为,玉屏风散能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作用之一,是因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多有微量元素锌的含量偏低,而玉屏风散具有一定的补锌作用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此外,有关报道显示,玉屏风散在临床上还可以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口腔溃疡、慢性荨麻疹、美尼尔综合征、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慢性结肠炎、面神经麻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症、习惯性便秘、原发性多汗症等。
小儿表虚易感方
小儿表虚易感,指小儿因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中医称之为“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容易感受外邪而得病,主要表现为体质虚弱、遇风即感、偶有发热咳嗽、易出汗等症状。正如《医学三字经》所云,小儿“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
治则:扶助正气为主。
方药组成:黄芪10克,炒白术5克,防风2克,甘草2克。水煎2次混合,分2~3次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补脾实卫。
小儿易感扁桃体肿大方
扁桃体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会处,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具有抵抗细菌侵袭和抗病毒等防御功能,但是,当机体虚弱或受凉等原因而使抵抗力下降,扁桃体就会遭受细菌感染而发炎。小儿扁桃体肿大常因感冒、受凉、细菌感染而引起,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易出汗,体检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严重可并发颈部淋巴结肿大,若长期反复肿大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导致中耳炎、打呼噜、气管及支气管炎,危害极大。病因为卫气不固,邪热结聚咽喉。
治则:益气固表,解毒散结。
方药组成:黄芪10克,炒白术5克,防风2克,板蓝根5克,牛蒡子3克,桔梗3克,甘草2克。水煎2次混合,分2~3次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补脾实卫,清热散结。
调护:要预防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日常防护十分重要,首先一定要保持口腔卫生,多喝温开水,多吃蔬菜水果,以稀软饮食为宜,加强营养,保持大便通畅。
小儿易感冷热方
感冒是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主要以发热症状最为常见,体温多在37.5℃~39℃间,同时兼见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症状。病因为体质虚弱,阴阳失衡,营卫不调。
治宜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方用小儿感冒冷热方。
方药组成:黄芪10克,炒白术5克,防风2克,柴胡5克,黄芩5克,甘草3克。水煎2次混合,分2~3次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补脾实卫,疏风散热。
调护:若体温超过39℃,可予上方每日2剂服用,间隔2小时服药1次。或配合物理降温法,亦可采口服解热镇痛药对症治疗,尽量不要使用抗生素、激素等,以免削弱机体抵抗力,延长病程,甚至出现肺炎等并发症。
小儿易感低热方
小儿低热是指体温在37.5℃~38℃持续2星期以上,其临床表现为不规则的发热,或潮热,或朝热暮退,或夜重昼轻等,常伴有头汗多,手足心发热,口干口臭,夜间睡眠不安宁,或腹痛多啼等。中医认为小儿稚阴稚阳,发育不全,阴阳不相协调而致小儿低热。
治则:益气固表,清热退蒸。
方药组成:黄芪10克,炒白术5克,防风3克,地骨皮5克,白薇5克,甘草3克。水煎2次混合,分2~3次温服。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4-09/12/content_906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