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医保健 >> 综合保健

分段施养安然度秋

2014年09月25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分段施养安然度秋

 

 

□ 陈泽涛 山东省中医院保健科

 

 

中国中医药报

 

 

    秋季是调养生机,去旧更新,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因此,秋季不但是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进行调补食疗的好季节,也是健康人进行食补的好季节。另外,对于慢性心肺疾病者,更宜在秋天打好营养基础,以增强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在冬季到来之时,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秋季分初秋、仲秋和晚秋三个阶段,不同阶段进补亦不同。

    初秋养生 清补为上

    初秋是夏季刚过的第一个月,暑热的威力尚未散去。此时,阳气浮越,汗出津津,气耗阴损,而秋季的干风有时送来一丝凉意,称为“温燥”,人们表现出皮肤干燥,咽干口燥,干咳少痰,心烦少眠等症状。此时,大补、温补会助燥伤阴,加重病情,只能清补。

    此时应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的食物或药物,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并调理脾胃功能,为仲、晚秋乃至冬季进补奠定基础。如润肺生津的木耳、补而不滞的山药、润肠养发的芝麻、清心润肺的百合、养心安神的莲子、清热生津的莲藕、滋阴降火的甲鱼、健脾养胃的板栗、补肾固精的核桃、健脾利湿的薏苡仁等,药物则选择养阴生津的西洋参、滋肾养肝的枸杞子、养阴清热的沙参等。

    仲秋养生 和中为要

    仲秋是暑热散尽,冬寒未至,不冷不热,气候宜人的好季节。这时万树结果,万叶归根,谓之“春华秋实”,可谓是养生的旺月。因气候宜人,五谷丰登,蔬果硕多,胃口大开,心情愉悦,怎能不贪食畅饮呢!此时的饮食原则是突出一个“和”字,以防“秋膘”和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以及脾胃损伤。

    所谓“和”是指所食食品的性味不能大热大寒、大辛大咸,相互之间应协调和谐。另外,饮食应走中庸之道,如饮食时间、饥饱、寒热等要适当,饮食要定时,一日三餐不能忽早忽晚,饮食量不能忽多忽少。俗话说“饭后留一口,活到九十九”、“饭吃八成饱,病痛不找我”说的就是饮食不能过饱。

    晚秋养生 益气散寒

    晚秋是接近冬季的月份,可以说阵阵北风阵阵寒,因肺主气,又为娇脏,很容易感受外邪而致虚,故养生时应注意加强益气散寒的食品。在加强营养,增加食物热量的同时,要注意少食性味寒凉的食品,并忌生冷。为预防冬季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除选用具有补肺益气功效的食物外,还可用1~3个核桃肉与1~3片生姜同嚼服食。对于需要在冬季进补的人来讲,此时也是调整脾胃,打“底补”的最佳时期。作为底补,芡实是最好食选,可用芡实、红枣或花生仁加红糖炖汤服,或用芡实炖牛肉等食用。通过底补,脾胃健运,入冬就可放心进补,以此抵御严寒。

 

原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4-09/24/content_910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