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内经》所论伤寒的证候及特点

2014年09月26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内经》所论伤寒的证候及特点

 

 

□ 熊继柏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药报

 

 

    伤寒的含义有二:一是《素问·热论》谓“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明确指出“伤寒”为外感热病之总称,此即后世所称之“广义伤寒”。《难经·五十八难》亦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何以把外感热病总称为伤寒?后世医家曾作过论证。

    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九》说:“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而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为杀厉之气也。”《伤寒大白·陈序》又说:“然六气皆足以伤人,而寒之入人为最毒,人之受之者为最酷。”这种认识,是从寒邪毒厉的特性而言。又陈修园《医学三字经》说:“太阳主一身之表,司寒水之经,凡病自外来者,皆谓伤寒,非寒热之变也。”这种认识,又是从外感病位而言。

    二是《素问·热论》云:“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素问·水热穴论》又云“人伤于寒而传为热。”其所谓“伤于寒”,是指人被寒邪所伤,此即外感寒邪之“伤寒”,后世称之为“狭义伤寒”。仲景《伤寒论·太阳篇》所云“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即狭义伤寒之谓。

    《内经》论伤寒病证,以《素问·热论》为专篇,讨论了六经分证、两感于寒证及热遗、食复等。此外,《内经》还提出了中寒、寒栗等证。

    六经分证  《热论》云:“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原本作‘主骨’),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热论》所述六经病证,都是指的伤于寒邪发病,然其证候又是以热证、实证为主,而且主要是经脉病证。诸如太阳之“头项痛,腰脊强”;阳明之“目痛而鼻干”;少阳之“胸胁痛而耳聋”;太阴之“嗌干”;少阴之“舌干”;厥阴之“囊缩”,皆明显体现了经脉辨证的特点。

    张仲景的《伤寒论》则以此为基础,并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他将《热论》所指六经的热证、实证,推衍为三阳经属表证、热证、实证;三阴经为里证、虚证、寒证。并将《热论》所指的经脉病证推衍为六经所属脏腑的脏腑、经脉病证。

    两感于寒证  所谓“两感于寒”,指阴阳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寒邪。《热论》云:“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两感于寒属危重病证,以其表里俱病,邪盛正衰。

    故高士宗说:“其两感于寒而病者,阳脉受寒,阴脉亦受寒,阴阳俱受,腑脏俱伤。故必不免于死。”如果出现神志昏迷,饮食不入,则可预知死期。如高士宗所说:“三阳以胃气为本,三阴以神气为先,水浆不入,胃气绝矣;不知人,神气亡矣。”(均见《素问直解》)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4-09/25/content_910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