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5年02月03日
关于对初选入首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课题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整理研究”项目的整理要求
尊敬的技术持有人:
首个中央级公益性科研课题:“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整理研究”,已经于2014年6月11日在北京启动,中国中医药报、科技日报、中国国际商报、人民日报等媒体均进行了报道,新浪、搜狐等70多家网站转载,位列新浪6月14日排名第12位(当日排列20条),引起较大社会反响。
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该研究的重大意义。
作为课题负责人,感到肩上的责任,该课题为建国以来和中医科学院建院以来的第一个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整理研究课题,此课题的成败与否意义重大,希望大家一起把好事干好!
请接到通知的同志,按照如下要求整理,在2014年10月1日前按照要求上交。因初选项目很多,在初选基础上只有一部分好的项目入选,请大家注意质量。好的方法,加上好的表述才能入选。
您的技术一旦入选,将具有历史意义!一旦入选:相关出版物中署名为技术持有人,我们是在用国家的资源来推动您的技术发展!
1、原则:重在技术和方法的整理,主要描述相关的操作方法,包括30-50 个有效例子,不讨论理论内容。基本原则:实事求是,可以对技术有所保留,但讲出来的一定是真是的,病例要留联系电话。
2、技术名称:应使用比较规范、容易理解、反应基本技术内涵的名称
3、技术操作:
3.1操作前的准备:
环境、床、受术者、施术者及相关的必须条件
3.2 操作过程:
1、2、3
3.3 术后
3.4 技术操作要点
4、适应症
5、禁忌症
6、注意事项
7、意外情况处理方案
8、不良反应
9、应用本技术应达到的效应
10、采用相关器具的材料特性、性能、型号、产地等
可以配必要的图片
时间要求:3个月内完成,发电子版到:ljf-hand@163.com
再进行其他相关工作,如修改、拍摄相关视频等
如有问题,为了保护您的知识产权,请直接联系我,微信号:liujianfeng111111
电话:18611527911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整理课题组负责人:刘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