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研发平台 >> 研发动态

新常态下药材种植要有新思维

2015年02月21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新常态下药材种植要有新思维



2015年02月15日 09:23  


生意社 




  医改逐步向纵深推进,老龄化加速到来,医学模式转变,电商销售渠道突起,政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2015年,中药材资源产业将面临一系列新常态。在日前召开的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年会上,有关专家和中药材种植企业负责人表示,我国当前的中药材种植产业主要依托传统的农业思维,生产和经营模式都十分粗放。而随着以客户为导向的新思维的引入和工厂化的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变革将成为未来中药材种植产业的主旋律。

  老大难问题问计新思维

  药效不稳、重金属和农残超标、盲目引种、种质混杂、肥料施用不科学……这些是中药种植领域存在的痼疾。一方药业常务副总裁禹志说,中药材产品鉴别缺乏统一和有效的标准是导致这些问题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目前市场没有强制约束条件,企业并不会按照最严格的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比如三七,从几十元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一斤,到底哪种真哪种假、哪种质优值这个价钱都很难说清楚。”

  河南平顶山红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方正认为,药材种植过程中的种种不规范行为只是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源于整个产业链的生产管理水平过低。一方面,部分中药材供求矛盾依然非常突出,资源紧缺状况日益加剧。另一方面,整体生产水平相对落后,科技水平不高,机械化程度低;规范化、集约化水平低,生产方式粗放,GAP推进艰难。与此同时,现代商业模式发展滞后,流通环节掺杂使假严重,囤积居奇、恶意炒作屡屡出现,部分药材价格剧烈波动。

  此外,在中药材产业上下游链条间,缺乏有机的信息链接,供需信息沟通不畅;产业科技支撑力量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在一些领域内,科研投入不足且与生产相脱节,中药材生产服务体系尚不完善,有待建立健全。

  “目前中药材种植行业缺少商业化系统思维。”中国中药公司科技研发部经理、中国医药(16.46, 0.06, 0.37%)工业研究总院中药分院副院长王继永认为,研究、建立统一有效的中药材标准迫在眉睫,否则劣币驱逐良币,最终受伤的还是药农和生产企业。“我们一些企业连自己种了多少棵药,明年是否还能有地承租都不确定。”王继永认为,中药材的种植还处于一种过分粗放的状态,这种现象亟待扭转。

  王继永认为中药材种植应借鉴互联网思维下的商业模式,以独特的环境和种源,应用独特的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生产质量独特可识别的中药材产品满足特定的客户;借鉴工业品的生产成本、质量、批次和供应量管理经验实现种养殖企业的产品化,与工业需求完美对接,最终实现市场准入、可追溯、可保护、可感知。

  “中药材的种植可以借鉴已经成熟的蔬菜种植产业链。”王方正认为,在整个产业链布局中,应该构建中药材种子种苗专业化繁育基地、产业化繁育体系,并且联合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共同发展现代中药材种养业,促进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他认为中药材种植产业,应该本着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循序渐进的发展思路,创造共生共赢的新模式,其核心目标是带动中草药行业,全面改进目前状况,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王方正目前已经把种植蔬菜的经验移植到种植中药材领域。他所在的红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的园区已经有十几万亩,前期筹备了4年时间,搭建起了物联网二维码农产品(12.97, 0.02, 0.15%)追溯系统、设施农业管理自动化信息系统,在生物技术方面,已经开始使用组培快繁技术、工厂化食用菌生产技术以及生物菌肥生产技术。

  新常态来袭时不我待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物联网经济的兴起,中药材种植产业正在面临一些新常态。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技术部主任曹海禄认为,新常态的关键词是变革。

  首先是法制进程加快,无论是食品还是药品,相应的法律法规都会不断完善加强。其次,中医药业正在由疾病导向向健康导向转变,未病先防被提到了更高的高度。第三,云计算、云储藏、大数据,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源(11.52, 0.45, 4.07%)。包括物流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已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模式。第四,则是多元化发展。“新常态下,需要产业的产品服务更加多元,具有鲜明特色,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最后,生产企业由单一的直销模式,向线上、线下、线上加线下的模式结合,企业主导的传播模式也将由单项的传播向顾客需求模式传播。”

  王方正认为,中药材种植业需要融入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中。现代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现代农业充分利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王方正说,现代农业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现代化物质条件的应用,比如技术、设备、设施、经营模式等;另一个方面则是现代化思维模式的应用。

  王方正认为,中药材种植行业要去除“依赖思想”的思维模式,明确“产业竞争”的思维模式。在此基础上,树立利益链“共生共荣”的思维模式,明辨“品牌意识”与“品牌技术”的思维模式,清楚“高新科技定位”的思维方式,并且坚定“一切不可操作的想法、办法都等于零”的思维模式。“最终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在文化,只要文化端正了,许多问题都能解决。”王方正说。


  中药材种植产业的未来,核心是掌控中药材源头。禹志认为,需要三个抓手才能站稳未来中药材种植行业的商机,首先是抓源头,以此改变采购模式。其次是建标准,打造中药材质量体系。最后则是整合资源,构建产业联盟。而王继永则从“商业模式构建”的角度分析了中药材种植技术与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问题,认为其核心是企业缺乏从市场、渠道、经营到盈利等一系列的体系化构建过程。

  “中药材资源具有与生俱来的价值属性,不仅有独特性还有多样性、稀缺性。可惜的是,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许多中药材种植研究还仅仅是停留在科研层面,没有转化成让普通消费者清楚的语言,更没有体现到品牌价值中。”王继永认为,把科研成果落地,需要借鉴商业模式的角度分析,盈利模式上需要算清楚账目。从产品模式上而言,需要制定不同的生产计划。比如黄芩,最终销售的产品是原料还是饮片,是保健品提取物还是成药?对于不同的产品形态,需要不同的工作流程,如果是种子种苗需要相关法规标准,是饮片需要GMP认证,如果是食品需要QS标识等等,从客户角度而言,企业需要明确用户、产品与服务。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