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化脓灸的扶阳效应

2015年02月27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化脓灸的扶阳效应



□ 王廷峰 安徽省阜阳东方针灸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化脓灸疗法的扶阳效应是显而易见的,至于为什么人要加强自身阳气充沛与旺盛,这是因为《黄帝内经》中说道:“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为人体是由阴阳二气所构成,在人体的一生中,阳气每一分一秒都在消耗,如果我们体内的阳气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补充,那么我们体内的太阳就会黯然无光,我们就会生病。而化脓灸疗法不仅能够使得我们的阳气得到补充,同时由于阳气旺盛而对多种疾病起到治疗和防御作用。

    艾草温经扶阳

    艾的药用,在我国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古人认为,艾草在古代是引来“天火”的圣物,是上帝赐给人们用以补充阳气不足的神草。同时,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在诗经时代,艾草就已经是很常用的植物。一般用于针灸术的“灸”。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个部分。“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熏、烫穴道,穴道受热固然有刺激,但并不是任何草点燃了都能作为“灸”而起作用,这里面是很有讲究的。

    宋代《本草图经》中说道:“艾叶,旧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云此种灸百病尤胜。初春布地生苗,茎类蒿而叶背白,以苗短者为佳。采叶暴干,经陈久方可用”。

    明代《本草纲目》中云:“艾叶,《本草》不著土产,但云生田野,宋时以汤阴、复道者为佳,四明者图形,近代惟汤阴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此草多生山原,二月宿根生苗成丛;其茎直生,白色,高四、五尺;其叶四布,状如蒿,分为五尖,丫上复有小尖,面青背白,有茸而柔厚;七、八月叶间出穗如车前穗,细花,结实累累盈枝,中有细子,霜后始枯。皆以五月五日连茎刈取,暴干收叶。其茎干之,染麻油引火点灸炷。滋润灸疮,至愈不疼。”同时《本草纲目》中还认为:“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伤人肌脉。拣取净叶,扬去尘屑,入石臼内木杵捣熟,罗去渣滓,取白者再捣,至柔烂如绵为度,用时焙燥,则灸火得力。”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肝、脾、肾。依据《本草纲目》所记载的: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气、理气血、逐寒湿、暖宫寒等功效。内服者,又被称为“医草”,现在外用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这与艾草的辛温通经扶阳之性密切相关。

    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正》说道:“艾叶,能通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或用灸百病,或炒热敷熨可通经络,或袋盛包裹可温脐膝,表里生熟,俱有所宜。”多种《本草》中都记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本草正义》认为:“古人灸法,本无一症不可治,艾之大用,唯此最多。”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现代药理学发现,艾叶含挥发油含量多,如含1,8-桉叶素占50%以上,其他还有α-侧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其艾叶还含有矿物质(10.13%)、脂肪(2.59%)、蛋白质(25.85%),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灸疗所用的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说法。

    艾全草有散寒除湿、温经通阳等功效,多用于治疗脾肾虚寒、宫寒痛腹、月经不调,以及治疗由风寒湿冷阴邪所引起的多种病症。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扰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今的人们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驱赶蚊蝇。

    艾的温经扶阳作用,《本草纲目》说道:“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之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合;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5-02/18/content_961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