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政策法规 >> 综合法规

关于全国医德楷模评审结果公示的公告

2015年06月19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关于全国医德楷模评审结果公示的公告

 

 
2015年06月12日 本文访问次数:395
 

根据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与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医德标兵)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教科文卫体工发〔201512号)的精神,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地区和单位推荐的基础上,全国医德楷模评审委员会从各地区和各单位推荐的34名医德楷模候选人中,评审产生了十名全国“医德楷模”,其中第一名作为向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评审委员会推荐的全国职工职业道德标兵个人候选人,现予以公示。

全国医德楷模名单(10名):

一、罗爱伦,女,出生于19373月,群众,汉族,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外著名的麻醉学专家、疼痛医学专家,中央保健委员会委员。

罗爱伦54年如一日长期工作在外科及麻醉科临床第一线。为我国临床麻醉、科研及麻醉学科发展等作出了巨大贡献。多次参加并主持国家和卫生部的重大科研项目并获奖,对复杂、疑难病例的围术期麻醉管理及抢救等造诣深厚。积极倡导循证医学,重视术前对病人重要脏器功能及整体生理状态的评估,强调麻醉用药的精心选择及麻醉方案的个体化设计。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麻醉方法和管理模式,创建了一整套安全有效的方法体系,极大地提高了疑难危重病人围术期的麻醉管理水平,降低了麻醉死亡率。国内首先开展病人自控镇痛(PCA)、晚期癌症镇痛,开设疼痛门诊,大大推进了中国疼痛医学的发展。其卓越成就和巨大贡献早已为国内外麻醉学界所高度认可,被英国皇家麻醉学院授予荣誉院士称号。

罗爱伦十分注重人才培养及专业梯队建设,积极为科内青年医师创造出国进修机会,资助他们出国进修,使协和麻醉科成为在全国人才储备最完善、拥有博士学位最多、出国深造青年医师最多的科室。从医五十多年救人无数。为了给病人省掉一笔挂号费,多年来她从不出特需专家门诊,只出14元的专家门诊。她用敬业奉献的一生诠释了一代名医大家的卓越风范。

二、刘庆民,男,出生于19628月,群众,汉族,高中学历,现就职于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苗馆镇畏泉村卫生室。

他的卫生室是被大山环绕的区域中唯一一所医疗机构,承担着隈泉及附近8个村子、1892口人的健康重任。刘庆民17岁“弃文从医”,30多年来,他对病人有求必应,承诺24小时随时出诊。为了方便群众他总是亲自上门给人治病,为此,骑坏了6辆自行车、7辆摩托车。2010年,他罹患膀胱癌,手术后,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原来的工作状态,并义务照料7名孤寡老人的日常保健。

 “先看病后交钱”、“有钱没钱都给治” 在刘庆民这儿早就成了惯例,三十年来,病人拖欠医疗费的欠条数量达1880多张,钱款有9万元之多。不管是谁,刘庆民绝不上门催要。20104月他身患膀胱癌,花去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他也没让家人去要账。在膀胱癌手术后不顾劝阻,又为老乡看病,后来又得了溃疡性结肠炎,做完手术又马上回到了乡医岗位上。为村卫生室的将来打算,刘庆民让儿子、儿媳放弃了在县医院工作机会,回村“顶他的班”。病愈出院后,原本生活拮据的他,还赡养了7名孤寡老人,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

刘庆民先后获得“泗水好人”、“感动济宁”十佳人物、“山东省卫生计生系统服务标兵”、山东省“最美乡村医生”、“山东好人”、全国“最美医生特别关注”等荣誉称号。

三、王宏光,男,出生于195911月,汉族,中共党员,主任医师,现任吉林市人民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北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他悬壶济世几十载,经他的一双妙手重新找回人生春天的消化系患者数以万计;他德技双馨数十年,国内外各级新闻媒体通过多种途径对他的宣传与报道数以千计;他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由他带头的新技术、新业务及撰写的学术论文及著作数以百计;他立足本职无私忘我,为了那些慕名而至、远道而来的病人,每天在诊疗台上进行的镜下救治数以十计。他被吉林市人民亲切的称为“胃镜王”。

王宏光行医济世30余载,诊治患者15万人次,抢救休克、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等危重症患者1万余例,学习、诊病、管理,每天工作至少12小时以上,这几乎是全部的生活轨迹。王宏光每年收到锦旗60余面,表扬信100余封,拒收红包3-5万元,救助低保病人、优惠特困病人1300余人次,对于危重症病人抢救永远放在第一位,有时甚至减免手术费用,每周六作为嘉宾受邀参加吉林市人民广播电台“健康”节目,并积极通过电视、广播、下乡等科普宣传、义诊工作。

1994年担任消化内科主任以来,王宏光共开展新技术21项,填补省市内空白10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本,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吉林省卫生厅科技项目3项,主持吉林市科技项目10项。其中,近15年来开展的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术、黏膜剥离术、超声内镜等内镜微创新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具有代表性的ERCP内镜下胆管取石技术已完成4236例。

四、朴炳奎,男,出生于19371月,朝鲜族,中共党员,1959.7毕业于大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都国医名师,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朴炳奎从事扶正培本治则防治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科、教、研工作五十余年。组建了全国中医肿瘤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等,参与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分会的创建。承担国家级课题5项,省级课题1项。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10部,发表学术论文50篇。

朴炳奎同志五十年如一日始终以“大医精诚”为垂范,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以“大慈恻隐之心”为动力,尊重生命、乐于奉献,以“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为准则,文明行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至今仍坚持在临床一线工作,以其精湛的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医风善待每一位病人,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无私的学术奉献精神,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严谨求实的治学风范,宏大而深远的学科发展观,引领并见证了我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事业的迅猛发展。并在当今中西医结合学术界赢得突出的地位,其毕生倡导与不懈实践的扶正培本治则防治恶性肿瘤的应用与研究,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及社会的广泛认同。

五、钟日胜,男,壮族,19704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从事麻醉工作,副主任医师。

钟日胜两次主动请缨参加援外医疗队,分别到非洲贫困国家尼日尔共和国、科摩罗联盟共和国参加援外医疗工作。首次赴非洲尼日尔工作期间,他克服缺医少药、疾病肆虐的简陋环境,完成2100多例麻醉手术,抢救危重病人200多例。2012年他运用精湛的技术成功为刚出生6天新生儿的巨大肿瘤切除术施行麻醉,是该医院有史以来为年龄最小的患者施行麻醉。其出色的工作受到科摩罗各界的好评和赞誉,受到了科摩罗总统的亲切接见,总统对他出色的工作表示感谢。

钟日胜同志热爱医疗事业,干一行爱一行,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积极开展科研。近年来,他获南宁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三等奖1项,同时,先后在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专业学术论文11篇。因工作表现突出,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广西最美劳动者、第三届南宁市道德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梦·劳动美”最美职工等称号。他创作的我国第一部反映援非医疗队员工作和生活的纪实文学作品《非洲小城的中国医生》获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非医疗队精神,也把南宁人"能帮就帮"精神的种子撒向非洲大地,为中非友谊续写新的篇章。

六、李桂科,男,白族,1957年生,洱源县疾控中心副主任。

198012月至今从事麻风防治工作。34年的坚守把麻风院当作自己的家,把麻风病康复者及家属当作自己的亲人。在全县开展麻风生理、心理、经济、社会康复工作。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将“玉石厂麻风村”摘帽,更名为“玉洱村”,撤销了大山深处的“洋芋山麻风村”,使这个村的68人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使这个村永远消失了。

李桂科在麻风院悉心照料残疾孤寡老人,端茶倒水,端屎端尿,洗衣服,洗被子,剪指甲,理发,溃疡护理,为老人准备棺木,寿衣,组织清明节集体扫墓、过鬼节、民族火把节、中秋节、春节、过生日活动,使大家有家的感觉。1992年起他在麻风院办学校,培养出5名大学生和1名研究生,为院外家庭治疗的病人子女助学,培养出9名大学生。在麻风院开发“生命关怀公益旅游”,使旅游团队、大学生志愿者、社团组织走进麻风院,增强了康复者及家属重拾起生活、融入社会、发展致富的信心。

经过他的努力,在与世隔绝的麻风院修通了路,架设了人行索道桥,接通了自来水,通了电,用上了电器,有收音机、电视机,太阳能热水器,洗衣机,配置了残疾人辅助器具,修缮了房屋,将一个与世隔绝的麻风院建成了一个世外桃源的新村,于20141月更名为山石屏村,摘掉了麻风村(院)的帽子。在麻风病防治工作中,发表科研论文26篇,获县科技进步奖6项,大理州新技术、新项目奖7项,多次获上级表彰。

七、范春红,女,1964年生,中共党员,先后担任南京市第二医院感染病科护士长、内科科护士长。

范春红从事传染病临床护理工作二十余年。从2003年非典到2007年禽流感,再到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历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她总是身先士卒,奋斗在战役的第一线。2015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由江苏省组建第四批中国援塞抗疫医疗队,赴塞拉利昂抗击肆虐西非的埃博拉出血热。接到上级命令后,她勇于担当,主动承担院感一职。在援塞期间,为了确保“打胜仗,零感染”,范春红白天到病房跟班,晚上讨论个人防护用品穿脱流程和感控人员工作流程,制定院感防护工作流程,并手把手带教、培训,给医疗队打胜这场未知“战役”吃了一颗定心丸。从317日开始救治第一例确诊患者,江苏医疗队已医治了近百名疑似病患,5名确诊病患,其中4名患者完全治愈出,圆满完成了援塞工作任务。

多年来,范春红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敬业求实,无私奉献,用满腔热情和爱心护理患者,塑造了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赢得了领导和患者的一致称赞,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南京市卫生系统优秀护士长、南京市优秀女护士、江苏省优质护理服务标兵、江苏省十大医德标兵、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光荣称号。

八、詹红,女,湛江市人,群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

28年如一日,始终战斗在救死扶伤最前线。 28年来,她与同事们处理急诊患者550多万人次,抢救急危重症患者近100万人次。面对复杂多变甚至情绪失控的患者及家属,她28年从未被投诉过,她带领的急诊科近五年无一起最终形成的医疗事故。在抗击非典、禽流感、登革热等疫情中,她身先士卒;在亚运会医疗保健、国家医疗队巡回医疗等重大任务中,她勇挑重担;在推动学科发展、建设“幸福急诊科”管理工作中,她甘为人梯。

28年来,她始终牢记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心里始终装着病人。为了坚持治病救人,她放弃了出国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老父亲为了她也不得不留守国内帮助她照顾家庭;为了坚守急诊事业,她多次放弃了轮岗、进修的机会,始终战斗在最苦最累的急诊一线;为了抢救急危重症病人,她常常放弃休息机会,28年来几乎没有完整地休息过一个节假日。 每年春节,她几乎都在医院度过。

她的医术、医德赢得了病人尊敬、同行认可和社会赞誉,她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分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医生”、“中国好医生”,被广东省和广州市分别授予抗击非典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中山大学先进工作者、白求恩式医生、中山一院医德医风标兵。她平凡而伟大的先进事迹为新时期医务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旗帜。

九、邹德凤,女,19567月出生,中共党员,副主任护师、江西省邹德凤公益发展中心主任、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医疗服务部主任、江西省红十字志愿护理服务中心副秘书长。

邹德凤长期致力于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在江西首创社区护理、社区居家老年护理服务、临终关怀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服务模式,被公认为江西社区医疗服务先行者。江西省红十字志愿者领军人物之一,公益组织江西省邹德凤公益发展中心创始人,带动社会各界一万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遗体捐献、献血、救灾等各项爱心事业当中。13年来累计做义工达2.6万小时,超出红十字志愿者最高奖项“终生志愿者”的标准整整8倍。10多年来,她将自己一半以上的工资收入,都奉献给了爱心事业。此外,她每年义务献血两次,总献血量达到6200CC20077月,她毅然加入捐友会,承诺去世后要把自己的遗体也献给国家用于医学研究。邹德凤团队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内,先后有300多人慨然要求去世后捐赠遗体,在江西省红十字会志愿捐献者之友发展史上,邹德凤团队发展捐友的速度和规模,创造了纪录。

邹德凤先后获得全国十大杰出红十字志愿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西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首届优秀五星级志愿者。2013年荣获第44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系江西省数十年来第二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十、索朗欧珠,男,藏族,生于19659月,西藏尼木县人。1984年,毕业于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大专学历,现任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藏医全科副主任医师。

索朗欧珠自1984参加工作以来,在系统学习和掌握包括古藏文、大小五明、天文历算在内的传统理论知识和背诵理解《四部医典》全套理论的同时,广泛开展临床医疗、方剂配伍等方面的实践活动,继承众多藏医药学大师、专家的学术思想,积累并掌握了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和方法。掌握了藏药水银灰剂及其他重金属灰剂的炼制和仁青常觉等药品的配制技术。在实践中,索朗欧珠同志在精修传统医药学的基础上,兼顾现代医药,通过自学、进修、深造等途径,坚持不懈地学习现代医药科技知识,积累了广博的医学知识。索朗欧珠对现代医药学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方面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心脑血管、肝、胆、消化系统、泌尿生殖、呼吸内科、妇科、儿科等众多领域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对症施治的药物配伍、合理处方、采用藏医外治疗法等方面也有着医患公认的精湛技术,在解除病人的疼痛和临床治疗及预防保健等方面得到非常满意的效果,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拥戴,成为区内外公认的复合型医药人才。其在服务大众、救死扶伤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也获得各种表彰。

如对上述公示人员有意见,请向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卫体工作部反映。

联系人:刘伟,联系电话: 68591740,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10号,邮编:100865,传真:010-68591751。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受理群众反映网络意见邮箱:liuwei2012@acftu.org

公示时间:自2015613日起,至2015619日止。

特此公告。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     

                       201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