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太阴病篇缘何不载手太阴肺病

2015年06月26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太阴病篇缘何不载手太阴肺病

 

 

□ 梁华龙 河南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报

 

 

    手太阴肺经病证是指手太阳肺经经脉循行部位及肺脏功能失调所表现出的症候,临床表现以肺胀,咳喘,胸部满闷,缺盆中痛,肩背痛,或肩背寒,少气,洒淅寒热,自汗出,臑或臂内前臁痛,掌中热,小便频数或色变等为主。

    肺主气,司呼吸,连喉系,属太阴经,多气多血,每日寅时,周身气血灌注于肺。肺者生气之源,其脉循胃口,上膈属肺。《灵枢·经脉篇》载:“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肺合皮毛,肌表受邪,内传于肺,失其宣降,致胸闷胀满,咳喘气逆;缺盆为十二经通络,与肺接近,肺气不畅,故见疼痛;肺经行于时臂间,其经气不利,则肩背、臑或臂内侧前缘疼痛,掌中热;邪客于肌表,卫气郁闭,故恶寒发热;腠理不固,则汗出;外邪入里化热,或肺经有热,则可见烦渴,咽干;肺为肾母,邪伤其气,故小便频数或色变。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仅有8条原文,是《伤寒论》六经病中条文最少的一篇。原文内容涉及太阴病的提纲证,经证、腑证的证治、禁忌以及转归等内容。与其他经同时记载手、足经病内容不同,该篇只有足太阴脾经病证,而无手太阴肺经的病证。

    为什么太阴病篇除了太阴经表的桂枝汤证以外,只能看到足太阴脾病的内容,且只是十分简略地论述了足太阴脾不常见的太阴实证呢?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之所以没有关于手太阴肺病的记载,并非像后世所说的六经病只传足经不传手经,而是由手太阴肺经的生理和病理特点所决定的。

    手太阴肺经主皮毛,司呼吸,主卫气的宣发敷布,足太阳经主一身之表,是卫气通行敷布的通道。手太阴肺经与足太阳经互相配合,完成太阳经气的宣发敷布。手太阴肺犹如中央空调的主机,而足太阳经络则如中央空调的管道,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太阳经气的敷布离不开肺气的宣发,肺气的宣发也离不开太阳经络管道的输送。太阳主一身之表,表是笼统的位置概念;肺主皮毛,皮毛是具体的组织概念,所表述的是同一事物。两者生理功能的连属,必然也反映在病理表现上的不可分割,故手太阴肺经的病变多在太阳病中出现,详于彼而略于此,故在太阴病篇就略而不述了。

    在太阳病篇中,有很多肺经的症状是和太阳病同时出现的,如太阳中风的桂枝汤证,太阳伤寒小青龙汤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等,都是手太阴肺经的病变。

    手太阴肺经的外感病证既然和太阳病连属在一起,而其脏腑病变如肺痿肺胀、咳嗽上气等病又在《金匮要略》中分别有专篇论述,故在《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就不重复列置,这就是《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不列手太阴肺经病的缘由。

    至于足太阴脾经病也很简略的原因,是因为一部分出现在太阳病篇变证中,而大部分属于杂病范畴的太阴脾病则大多出现在《金匮要略》中,故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只举例列述了足太阴脾病的提纲证、经表证、主脉、主证、变证及转归等。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5-06/25/content_1005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