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点

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媒体视点 >> 媒体视点

中国制药网:推动中医药健康 助实现“健康中国”

2015年08月27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推动中医药健康 助实现“健康中国”

  随着大数据挖掘在中医药中的推广,智慧医院、智慧药房、专家智库、健康云、智慧处方系统等创新成果持续涌现,日益智能化的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推动中医药健康 助实现“健康中国”

  近日,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席“2015健康中国与中医药发展高峰论坛”时表示,当前,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现有的疾病防治模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渗透结合,能够为“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作出更大贡献。他建议,要弘扬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快研发中医药健康产品,探索创新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积极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支撑体系建设。

探索创新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

  弘扬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

  一要发掘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化中医药文化产业结构。创作科学准确、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产品和文化精品。二要推动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大众传播工程,创新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的方式和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构建新技术背景下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现代传播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方便地获得中医药健康知识。三要深入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推进中医药知识纳入基础教育,进学校、进课堂。四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不同时节,开展差别化中医药健康知识传播,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推动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提升健康素质。

  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

  认真落实国务院要求,更大激发社会活力,建立更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着力培育新业态和新产业。要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中医医疗服务、中医特色康复服务、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以及大力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要推动中医医疗服务资源规划布局调整,健全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快公立中医医院改革,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建立,改进办医模式。

  加快研发中医药健康产品

  加快中医药健康服务技术产品的开发和服务项目的设计,形成针对不同健康状态人群的中医健康干预方案或服务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中医药的原创思维与现代新技术、新方法有机结合,从中寻找创新灵感和路径。第四,探索创新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

  积极探索创新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

  一方面,要树立大健康理念,牢牢把握消费需求新常态,探索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融健康管理与健康服务为一体的新型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另一方面,要鼓励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积极推进智慧医疗,发展自动化、智能化的中医药健康信息服务。

  积极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支撑体系建设

  积极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协同创新能力建设,支持搭建中医药协同创新平台、技术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加强产学研深度协作,促进产品的研发及转化。要推动中医药院校设立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专业,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办学。完善中医药健康服务标准规范体系,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让群众享受规范、便捷、有效、安全的中医药健康服务。要从提高临床疗效入手,整合中医、西医两种医学在疾病诊疗过程中的优势,形成中、西医方法在疾病发展不同阶段最优化组合的治疗方案,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轻痛苦、减少医源性损害、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

  随着大数据挖掘在中医药中的推广,智慧医院、智慧药房、专家智库、健康云、智慧处方系统等创新成果持续涌现,日益智能化的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