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点

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媒体视点 >> 媒体视点

中医药报:药食同源:大健康产业新宠儿

2015年10月07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一款“养胃”饼干引发一场官司,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药食同源产业的规范和发展问题的思考


药食同源:大健康产业新宠儿


时间:2015-09-3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丁 洋



    食疗作为中国传统的养生方式一直流传至今,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少中药企业也创新地将药材与食品相结合,一时间,药食同源新产品层出不穷,诸如同仁堂的凉茶、江中集团的猴姑饼干、蓝枸饮料等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在健康服务业兴起的当下,“药食同源”产品能否成为健康产业新的增长点?中药企业跨界经营能否为大健康产业注入新鲜血液?多位专家学者表示,如果人们能意识到养生保健的重要性,并能针对自己的体质在膳食结构中增加一些药食同源的食品,将有利于提高我国民众整体健康水平。药食同源产品未来的市场需求会更大,而大健康产业也因此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专家们建议,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并制定相应标准,更为科学规范地管理,大健康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药企涉足饼干引风波

    “猴姑饼干,上午吃一点,下午吃一点,养胃。”这段由著名影星徐静蕾代言的饼干广告自开播就备受关注,“养胃”让这款由江中集团生产的饼干与众不同。

而在全国各大超市,这款饼干的位置也非常醒目,30天食用量(60包)的零售价达189元,该猴姑饼干第一年上市销售规模就突破8亿,在众多卖场成为单品种销量冠军。如此“高大上”的饼干更令众多消费者议论纷纷,有的消费者认为中药企业涉足食品行业是多此一举,也有的消费者认为,企业以制药精神做食品,会更让消费者放心。

     今年7月,一场官司将这款“明星”饼干推上风口浪尖。一位消费者以使用江中猴姑饼干一段时间后并无效果为由,将销售者、生产者等告上法庭,江中集团表示将坚决应诉。

     猴头菇又叫猴头菌,因外形酷似猴头而得名。作为四大名菜(猴头、熊掌、燕窝、鱼翅)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猴头、海味鱼翅”之称。猴头菇作为食材是美味菜肴,同时也是药材,用猴头菇这一药材制成的药品叫猴菇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第15册207页有记载:“本品为猴头菇经加工制成的片剂,具有养胃和中的功效,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的治疗。”

    江中集团食疗品牌总监李斌表示,江中集团在深入了解市场对养胃的需求、现实生活中养胃难等问题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推出了将养胃珍品猴头菇添加进入饼干的江中猴姑饼干。根据猴菇片的药品标准,治疗剂量为每天干猴菇6克,若每天吃6片该产品,食用猴菇含量就能接近于每天6克。

     “2015年到目前为止,江中集团共销售猴姑饼干3303.6吨,共采购干猴头菇原料1218吨,已使用503吨。”李斌认为,“养胃”一词不属于临床的专业用词,而是民间俗语。该产品既有养胃的科学依据,又投放了足量的猴头菇原料,保证了产品功效。

     个体差异可致效果不一

    “若是以猴头菇的多糖成分治疗胃病是没有问题的,如果饼干中包含的6克猴菇的剂量符合标准也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不改变生活方式,单靠吃这样的产品就想达到治疗胃病的效果,效果很可能会有个体差异性。”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丽如是说。

     李艳丽介绍,猴头菇具有多糖的药用功效,临床中多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降血脂等。从临床上看,对于胃病患者的饮食,首先就要忌甜食,饼干在制作过程中本身就需要添加一定量的蔗糖,有些较为敏感的胃病患者,吃少量单糖都会产生反酸、打嗝的症状。且饼干在制作过程中都会添加油,对于胃部不适的患者,医生通常要求饮食中油脂含量要低,“这类人群每天食用6片饼干后,必会摄入一定量的油脂,那么再吃其他食品的时候就要考虑控制油脂的摄入量了,不能单靠吃饼干而不调理饮食习惯。”李艳丽说。

      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在之前被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的86种药食同源目录基础上,新增了15种包括人参、山银花、夏枯草、当归等在内的药食同源品种。

     在李艳丽看来,含有猴头菇成分的饼干并非是胃病人群的专用食品。“这些药食同源的品种都对身体有好处,但不是单靠哪一个就能达到治病的效果,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参类,如果食用者本身就是阳亢体质人群,是不适合吃参类的。但对于胃肠道虚寒的人群,食用参类就有益处。”她强调,食用药食同源的品种最好遵医嘱。

    青海省藏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完么安建认为,处于亚健康的人群是疾病蓄积时期,可以适当通过饮食调理达到对疾病的有效干预。按照藏医理论,在藏医药中会引用很多药食同源的食品作为药引子使用,比如青稞酒、蜂蜜等。“不管是作为药引子还是作为食品食用,其进入身体都会有一个消化过程。” 完么安建表示,藏药提出六味,即甘、酸、咸、苦、辛、涩,经过胃肠道消化后变成甘、酸、苦这3个消化味,这与中医的食物五味说很相似。因此,人们如果在生活中加入药食同源的食品,对身体疾病的改善将有很好的效果,在食疗过程中,因个人差异导致效果的差异也属于正常范围。

药食同源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

     据记载,《内经》中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也就是“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毒副作用的中药食品和保健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眯。古人将中草药分为上品药、中品药、下品药,上品药用于人体保健,加之中、下品药按君臣佐使配伍,治疗疾病。当今人们按照现实生活需求开发了大量的中药材食品和保健品,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凡是中药都可以食用,只不过是一个用量上的差异而已。毒性作用大的食用量小,而毒性作用小的食用量大,合理食用药食同源品种会对治未病有积极作用。” 山西省中医院营养科主任秦文军认为,如何让药食同源品种在药物和保健品中都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就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加大对治未病知识的宣传,让正确的、权威的治未病理念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人们对药食同源产品的功效与作用一目了然,能够自主对症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特征的产品食用,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使身体得到滋补,疾病得到预防、治疗。

     而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体检科主任张晋则认为,食疗是通过食物的偏性改变身体体质的偏性,让身体达到平衡,药膳是通过中医辨证将食物和药物加工而成,虽然其治未病的效果不可忽视,但食疗只是辅助作用,其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仍不及药物治疗效果。

    “比如白豆蔻,临床用药时一服药会用到6克,作调料用时炖鸡会用到1克的量,量少了食用者不会有胃肠道不适的反应,早期胃不适的人群可以选择当做调料食用,但胃不适症状患者就不能忽略了及时的药物治疗。” 在张晋看来,药食同源产品作为食物应长期使用,尤其是作为身体还未到失衡状态的人群,会有所改善,但对于疾病症状明显的人群,还需要及时的药物治疗。

    大健康产业新蓝海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的定义已经不单是对身体而言,更是追求心理、精神以及社会、环境、家庭、人群等各方面的健康。如此,大健康产业应时兴起。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3年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大健康产业提升到了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位置。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大健康产业也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这也意味着传统医疗产业发展模式将转向“防—治—养”模式。

     安徽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董明培认为,中医的临床用药并不会因为药食同源产品的开发而减少,中医临床用药的服务人群基数仍在增加,药食同源产品的未来市场需求会更大。中医药相关大健康产业涉及面较广,包括有机农业、健康餐饮、体育健身、健康管理、保健品、中医药产业、健康养生、健康养生旅游业等,既能实现跨界融合,也是中医药自身创新发展的机遇,加之我国老年化进程加快,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因此大健康产业的市场需求空间越来越大。

    三亚市中医院脾胃病、老年病科主任周怀军认为,随着我国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增多,大健康产业将成为朝阳产业。传统医药产业的治疗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未来的医疗服务格局也会发生改变,不再只是依靠医疗服务机构,多元化运行方式将成为大健康产业的趋势,同时,应当加强对百姓正确认知医药健康管理的指导。

    “作为中医院,更要尽快加入到大健康产业中。”桂林市中医院院长杨勇认为,首先,中医院在诊疗方面要完善中医诊疗体系和诊疗标准,不再过多依赖现代诊疗手段的各项指标。其次,中医院可以开发更多的健康产品,尤其是结合药食同源的品种生产便于百姓长期食用的、养生膏丹丸散。虽然越来越多的药食同源产品会和传统中药产业形成交叉或冲击,但作为医疗机构来说,最终的宗旨是为老百姓做好一系列的健康服务,因此,做好大健康产业对医院来说是提升其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好机会。

药食同源和大健康产业亟须规范

    “如果能按照国际通用的食品标准,将我国药食同源食品、中药材食品和保健品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产业链才会健康有序发展”,山西省中医院营养科主任秦文军认为,只有制定相适应的标准使之更为科学规范的管理,明确真正用途,才能发挥其独特的功效,使中药保健食品能够“寓医于食”。

    “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大健康产业和传统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安徽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董明培指出,如果想拉动大健康产业市场安全有序运行,就需要合理的规划以及政策的落实。“健康产业涵盖一、二、三产业,具有产业链长、覆盖面广、附加值高等特点,事实上,当前还面临着落地难、运行难的问题,政府应作积极引导,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整合高校、研究院所、企业的研发资源,并鼓励社会资本开展健康服务项目。”董明培表示,如果各级部门间不能协调好工作,政策就无法落实,所以政府在规划中应设置重点部门和任务分工,明确各个部门的主体责任,并纳入政府的考核范围,这样才能立足自身优势发展健康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