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点

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媒体视点 >> 媒体视点

健康报:让开放共享持续推动科技发展

2015年11月16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让开放共享持续推动科技发展


2015-11-16 07:10:19 | 来源:健康报 


□王 丹□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要求科技成果首发国内期刊,并探索将国内期刊论文发表情况,作为项目结题验收和考核评价的必要条件。这个文件在医疗卫生行业引起广泛关注。科研成果是发SCI期刊还是国内期刊,其实是表象,该“吃药的”不应该只是论文和期刊,更重要的是改革和完善我国科研评价体系。而这样的变革需要凝聚科学界的共识。
    我们目前绝大多数重要的科研项目是由国家资助的,国家和公众当然应该享有这些研究带来的红利。但是由于现阶段科研评价体系的缘故,研究者为了职称晋升、院士评定、医院等级评比甚至完成年终考核指标,都愿意到SCI杂志上发表论文。然而,因知识产权约定等问题,最新研究成果衍生出的利益有些会旁落。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这些发表在SCI期刊上的论文通常是英文的,而我国现有大量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英文能力不足,难以很快汲取这些成果的营养,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这当然又是一种损失。
    扭转这一现象,单靠行政命令行不行?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SCI期刊的吸引力不是靠行政命令打造的,而是靠着强大的传播力及公信力、良好的学术论文质量以及更加公正、透明的学术评价标准。反观我国各类医学期刊,在论文质量、传播时效性以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显而易见。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医学类期刊1200多种,其中只有20种~30种被SCI收录;中华医学会共有128类期刊,其中只有《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被SCI收录。不仅如此,屡屡被爆出的科研不端行为,更让一些国内期刊名誉扫地。
    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在国内、国际学术界的地位,首要的便是发展内生动力,改善品质,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以及小同行专家对文章质量的把控,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形成公正、客观、严格、规范的论文质量控制体系。国家层面应该自上而下建立起多元、科学、综合性的科研评价机制,避免以SCI论英雄。
  解决优秀科技成果的流通和传播问题,应该要求国内优秀专家加强对世界优秀成果,包括他们自己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做中文推介。科研资助机构可以向他们提出具体的要求,甚至列入考核。

    更加不能忘记的是,我国医学科技的进步一直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从原来的成果鉴定会,到现在按照国际范式进行科学研究评价,是包括SCI期刊在内的国际交流平台带来的好处。国外优秀期刊给我国科学家搭建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给予了可以汲取更多科研营养的土壤。如果我们自筑围墙,就有可能阻碍我国学术成果在国际上的交流,影响我国科研工作者融入国际学术大潮。秉持开放、共享的心态,在科学界凝聚共识,尊重科学家的意见,让科学界和科学家持续接受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洗礼,我国科学技术才能拥有持续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