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点

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媒体视点 >> 媒体视点

中国中医药报:“两大发展理念”激活“五大能力提升”

2016年02月04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梳理吉林省“十二五”时期的成绩单可以看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药提供服务率,分别比“十一五”提高了18%、35%、59%和43%,勾勒出一条上扬曲线——


“两大发展理念”激活“五大能力提升”


时间:2016-02-0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任丛飞 许守年

 

 


  “十二五”时期,吉林省坚持将中医药事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将中医药事业融入卫生计生工作大局的发展理念,初步形成了医疗、产业、科研、教育全面发展的新格局,为“十二五”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进入“十二五”时期,吉林省经济增速趋缓,新一轮医改持续推进,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认识到,必须坚持将中医药工作融入“全局”和“大局”的发展理念,立足自身的基础条件和地域优势,才能充分释放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活力。

  中医药行业管理能力得以加强

  抓行业,必须先抓管理。“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将行业管理放在首要位置,面对初期中医药服务的“短板”状态,吉林省首先着手抓管理体制建设。

  到末期,该省建设并形成了最健全的省、市、县中医药行政管理体系,全省9个市州,60个县(市、区)全部成立了中医药管理局,各地方政府也逐步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视,全省62%的县(市区)已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比全国平均比例高出34个百分点。吉林省卫生计生委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在每年的工作会议上专项部署中医药工作,委党组坚持每年听取中医工作专题汇报。

  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服务能力是行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十二五”时期,吉林省把中医药摆在卫生计生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去推动、去发展,找准定位,主动作为。

  到末期,全省有县以上公立中医医院68家,其中三级医院9家,82.5%的县(市)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92.5%的县(市)建有中医医院,9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的乡镇卫生院、79%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分别比“十一五”提高了18、35、59、43个百分点。全省每万人口中医床位数4.9张,比“十一五”4.1张提高19.5%;全省卫生机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药师(士)10542人,比“十一五”末增加1180人。中医医院2014年总诊疗843万人次,比“十一五”末增幅达41%,占医院总诊疗人次的17.5%;中医医院出院32.5万人次,比“十一五”末增幅达63%,占医院出院总人数的10.9%。

  中医药产业能力地位凸显

  “十二五”期间,吉林省政府将倾力打造第四大支柱产业——医药健康产业,将中药产业发展摆在了重要位置。

  截至2014年,全省221户规模以上中药企业工业总产值比“十一五”末增长2.5倍。分别占全省医药、全国中药总量的79.8%和16.7%,业务收入连续十余年居全国首位。省“双十工程”重点向医药领域进行倾斜,支持中医药项目30项,占“双十工程”项目的30.6%,支持了安神补脑液等97个大品种开展二次开发。

  中药资源保护与发展能力更加成熟

  吉林省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于2012年启动吉林省国家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

  经过3年试点普查,初步掌握了130个国家重点品种中药材、1300个普遍品种药用植物资源的相关数据和部分民族特色传统用药知识,发现6个疑似新种;完成1个中药原料动态监测信息与服务省级中心和2个监测站建设任务。

  中医药继承创新能力进一步深化

  “十二五”时期,吉林省建设了5个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省级培训基地,2个国家级培训基地;长春中医药大学、延边大学被确定为全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院校。同时新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14个,建设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38个,刘柏龄教授获得第二届“国医大师”称号。

  该省还评选出吉林省“第三批名中医”30名;建设国家、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3个;建设全国首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2个;设立了6个国家级基层名老中医工作室。该省还实施国家和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和培训项目近300项,培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6万余人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