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读懂针灸学术 弘扬针灸学术

2016年03月28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读懂针灸学术   弘扬针灸学术

 

 

 

 

     源远流长的祖国医学,特别是古老的针灸学术,以其神秘的面纱,福泽中华民族几千年,并早已走出国门,有益于世界。成为保障人类健康的一支劲旅。这株古老而又焕发勃勃生机之奇树,随着时代之推移,定会更加绽放异彩、香飘内外。余作为一名酷嗜针灸学术之业余爱好者,由衷地认为针灸学术亟需发扬光大。现谨陈理由如下:

      其一:在被中医学界奉为圭臬而又较为完整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其所载内容多为阴阳五行、脏腑功能、病机病理、经络俞穴、刺法补泻等内容。其中《灵枢经》部分几乎涵盖针灸学术之全部内容。牵涉药物治疗所列方剂为数甚少,其方亦大多简、便、验,极类《串雅》一类方剂。虽已具君臣佐使端倪,却也不难被群众接受。此足以说明针灸学术之盛行和被重视早于药物汤剂。在两千余年漫长的医学发展长河中,虽有华佗为李成九年后复病之赠药(见《华佗传》),汉·张仲景诊侍中王仲宣二十年后必眉落,眉落半年死而赠药五石汤之佳话(见《针灸甲乙经》序)。但这远不如越人过虢治尸厥于维会、华佗刺躃足立行、甄权刺臂痛而复射、秋夫针腰俞魂免伤悲、范九思疗咽于江夏,那种起死回生、立除沉疴的脍炙人口之传说。余研习针灸学术,主要宗《灵》《素》、《甲乙》之法,取穴多为足不过膝、手不过肘之五输穴,结合奇经八穴,原络郄募。并予以有机配合,加之以正确诊断,其取效之速、手到病除,有时连自己亦深感神奇,远非药物汤剂所能及。又深知《内经》之真确学理,广泛适用于古今中外,内外妇幼各科。这里还须说明:药物汤剂之运用,除确诊无误外,尚需具备药材地道纯正、君臣佐使配伍精当、煎熬合乎法度、服用讲求时宜等。针灸则只要审症的确、组穴精当、补泻分明,即可化险为夷、针下获安。

      其二:再看目前中药汤剂治病现状,的确中药愈疾为人类健康作出过、并将永远作出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但不可否认,也渐渐出现种种不可忽视的现实。仅就部分药材之来源,即对疗效大打折扣。不必说远古、李时珍时代,就是五、六十年前,其来源尚可以说是受日月之精华、采天地之造化——天然形成。它的寒热温平、性味升沉、采收时宜、炮制贮藏、归经疗效、处方煎熬、服法预后,均较讲求规范,故疗效可观。可现在仅就药材来源一项,即对其疗效不容乐观。尽管某些电视、报纸、广播、野广告开足马力,蛊惑人心地宣称其药材来自西藏、来自高原、来自国外、来自纯天然。信誓旦旦地鼓吹其疗效如何可信可观。然而心细的人们却能发现,那些种养药材的人们,为了经济效益,为了提高产值,无节制地施用化肥、喷洒农药;对药用动物禽兽鱼鳖,则大量喂养激素、添加剂,促使其快速成“财”。毋庸置疑,目前市场上相当部分瓜果菜蔬失去原味,鸡鱼肉奶有异于从前。故其药用效能,皆不如前。譬如中药鳖甲、生姜之味,野生与人工饲养,其药用部分则真伪难辨。对于诸如此类变异药材之功能属性,大多必须重新进行考证(农药、激素残留),方可放心使用。可这些又决非人力一时所能抗拒得了的现实(虽然回归自然的呼声大振,环保人士奋力抗争)。中药材是中医治病之基础,俗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此亦难怪人们对中药治病,产生种种疑虑。深感中医不“中”、神医不“神”、名医不“名”。如再遇上其药材掺假、霉变、以次充优,加之配伍不精,煎熬不当,甚或药不对症,其疗效不但甚微,更会变症蜂起,一发不可收拾。此外,目前个别中医从业人员,内、难不曾寓目,伤寒、金匮不辨,金元四大家(刘、李、张、朱)何人,药性汤头茫然。甚者尚以名医自诩,傲然笑谈,此辈实为南郭滥竽、医中败类。故余常有为患者医病之同时,尚需医医救误。

      其三:现代医学治疗情况:诚然现代医学在对疾病之认识诊断方面,较之祖国医学技高一筹。其先进的仪器检测、精确的分析化验、干净利索的外科手术、对各种高危病症之急救,委实令人钦佩。但如果用之以对付诸多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综合性疾病、反复发作性疾病,其疗效在祖国医学面前,即显得暗淡失色许多,且给患者留下某些隐患。特别是其所用之药,多为无机化学、激素类药品。在为人治病的同时,又给许多患者造成如下几种情形:1、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某些医工、药房、药店人员仅为一己之私利,甚至公开宣称,病人必须长期以至终生服药,否则后果如何如何。患者则惶恐无主,欣然承受。2、因患者长期服用某种药品,对其药品之抗药性增强。原剂量渐渐无济于事,必须有所加量方才奏效,以致某些患者竟成把服用。3、副作用增加:是药三分毒,西药也不例外。因其长期加量服用某种药品,除原疾患不愈外,又变生其他疾患者大有人在。如渐渐损伤脾胃、肝肾。某些激素类药品之使用,则使患者皮肤增厚、发硬、毫毛变黑变粗、体格变型,甚至引起患者部分脏腑功能严重紊乱受损。诸如此类景况,业已成为人们有目共睹之现实。

      其四:余之所以认为针灸学术亟需发扬光大的理论根据,除其一所说:起源于经典,又经历代贤达不断丰富其内涵,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医疗保健手段之外。其针刺所用之工具,从最初的砭针,逐渐演变为今天的不锈钢针灸针;从古人之口藏比火(以口温针,既使针体滑利又接近人体正常体温)、唾液消毒(唾液可以抹毒),逐渐演变到现在中西医均可接受的酒精消毒。针灸学术之诊断、治则、组方、配伍、取穴施术、治疗预后以及各种必不可少的补泻技法;它的脏腑功能、经络俞府、原别交会,古往今来永恒存在。在此基础之上,对患者各种临床证状,详加望闻问切之探求,特别是加之以正确的补泻技法(这是取效关键)。《金针赋》有云:“须要明于补泻,方可起于倾危”。其非凡疗效纯正自然,无任何毒副作用,避免了药物治疗的种种弊端。必须严正指出:今人之脏腑经络、阴阳俞穴、四肢百体均无异于古人,古人所患之疾病,至今仍普遍存在(不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某些有异于从前之疾患),只不过被现代医学冠以新的名词而已。故针灸治疗,只要诊断确切、取穴规范、组方配伍入理、补泻得当,其惊人疗效可不言而喻。

      余自2007年初至今,未及六年,先后于《中医杂志》、《中国针灸》、《上海针灸杂志》、《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光明中医》、《中国民间疗法》、《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四川中医》、《河北中医》等九家中医、针灸学术期刊已刊出或即将刊出四十三篇针灸临床医案、医论。此足见针灸愈疾取效之广泛。必须重申:祖国医学特别是古老的针灸学术,是一门包罗宏富、深奥难及的科学,是一门涵盖内、外、妇、幼各科的完整科学。决不象普通人们所认为的,那种仅能治疗腰、腿疾患,简单而无足轻重的雕虫小技。决非世上之常辞,庸流之泛术。古云“一针、二灸、三服药”,又云“扎针、拔罐,病减一半”。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曾数次用针刺解利伤寒,足见其对针灸学术之重视。故欲为针灸学术之大医,务必做到:为人恻隐为先,举止汪洋,既熟谙灵素、甲乙、伤寒之学理,又通晓历代针灸诸贤之法,且亦须上达日月星辰、寒暑节气之常变;下晓山川溪谷、地势畁亢之燥湿;中通阴阳喜怒、饮食起居致病之三因。临症愈疾则如老将之将兵、庖丁之解牛。此正如《标幽赋》所指出的“至道渊深,得之者有几”。而那些浅尝辄止、无志之人根本无以问津。自1968年秋至今,本人为之上下蜗行求索、悉心奋斗达四十余年,尚深感自己不过是“九牛之一毛”、“沧海之一粟”。虽早有“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之心,怎奈鲁钝难及。故自己之针刺愈疾和古人那种拔刺、雪污、解结、决闭之立时见功相较,其差距诚如相去云泥,不可同日而语。

      余热爱古老之针灸学术,努力走近、读懂针灸学术,并矢志献身针灸临床、针灸文献之研究。建议国家医药卫生领导机构更加重视、更加提倡针灸学术。这是一门蕴育着强大生命力、且又即将大兴于世界、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其理法方技广泛适宜于华夷内外、长幼妍媸、贵贱贤愚,是一种颠簸不破、放之四海而皆准之真理。决不能使渊源于中华民族之瑰宝,仅仅是墙内开花而墙外发红。应当认真组织攻关发掘、进一步弘扬光大此仁人之术。培养大批优秀从业人才。使这株古老而又神秘的针灸之树,枝繁叶茂,硕果璀璨。使之进一步建功于当代,惠及于未来。

      作者简介:蒋传义,中国疑难病研究协会专家技术委员,中国知名专家学者。研究方向:针灸临床、针灸文献。)

     注:此文已被《光明中医》录用 (个别字句已作更动)

 

 

 

 

     相关链接蒋传义简介    医案针刺、热熨脾肾阳虚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