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站新闻

(连载13)读懂习总书记讲话中的中医观(12)

2016年03月29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连载13)读懂习总书记讲话中的中医观(12)

 

 

治治病,坚持区别情况对症下药
 ——关于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熔铸中医观指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主旨(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

及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孙光荣)

 

 


    【原文辑录】
    治治病,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辑自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关键词语】
     1.对症下药:诊疗常用语。“下药”即“用药”。指医者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问题的关键采取有效措施。通过辨证论治而对症下药的最早典型案例是《三国志•魏志•华佗传》之所载:“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泻)之,延当发汗。’或难(诘难)其异(治法差异),佗曰:‘寻外实(倪寻患表实证),延内实(李延患里实证),故治之宜殊。’ 即各与药,明旦并起(痊愈)”。
    【解读释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讲话,简要、明确地指出了关于干部作风建设的方针和方法。第一是方针:“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第二是方法:针对个体、群体的问题,分类、分级“治治病”,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这就是辨证论治,也就是“区别情况、对症下药”。
    为什么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这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举措。“清吏治”,历来是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荀子•富国》曰:“(明君)修礼以齐朝,正法以齐官,平政以齐民,然后节奏齐于朝,百事齐于官,众庶齐于下”。意即英明的君主一定要修订礼制来整治朝纲,端正法制来整治官纪,公平处事来整治民风,由此才能使治国理政的决策一致,才能使官吏治理百事的尺度一致,才能使广大群众的民心民力一致。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必须的、长期的、艰巨的政治任务。
      如何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惩前”是为了“毖后”,“治病”是为了“救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总体上看,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情况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也是好的,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肯定和拥护。这是主流,必须充分肯定。”但是,毋庸讳言,由于诱惑的侵蚀,由于私欲的膨胀,由于利益的驱动,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确实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为了健全党的灵魂和肌体,必须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重在自觉、自警、自律的自我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要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
     这是既治“未病”、又治“已病”的总方案:
     “照镜子”,是自觉对照检查。此喻古已有之,《新唐书•魏徵传》载:唐太宗曰:“以铜(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以党章为“镜”、以党纪为“镜”、以先进为“镜”、以民意为“镜”,照照自身的思想和言行,把存在的问题自己找出来、自己说出来。摆出问题、找出差距,自觉地明确自身的整改方向。
     “正衣冠”,是自觉对照检查之后再自觉地端正自身的思想和言行。按照党章、党纪的要求,正视缺点和不足,触及思想、正视矛盾、端正行为,自己挖掘根源、自己砥砺思想、自己改正作风,自觉地保持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
     “洗洗澡”,是在不愿意、不真心、不够力于自己“照镜子”、“正衣冠”的情况下,党组织采取的进一步治疗措施,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同志们帮助你把问题照一照、找一找,通过“洗洗澡”的方式,帮助你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帮助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污垢,帮助你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以期帮助你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治治病”,是在以上强调自我“保健”的三种措施都未能达到效果或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党组织采取的加强整治的方案。但还是“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属于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提醒;属于性质严重的问题,要进行查处;属于一定范畴、一定层面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则必须进行专项治理。
      “洗洗”、“治治”,属于现代汉语中的“动词重叠”,这是富有特色与表现力的语言形式,含有试一试、看一看、以观后效的意思,真实地表达了党中央对存在“四风”问题的同志给予关注、观察、警示、规制、帮助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意愿。但是,党中央的这种治未病、保健康的苦心孤诣是否都能深刻领会?如果执迷不悟、讳疾忌医,如果真病假治、大病小治,甚至妄图蒙混、掩饰、抵制过关,那就会贻误了治病的良机,冷漠了群众的关心,就可能使邪气由表及里,甚至病入膏肓。其问题的性质必然改变,其结果也必然走向预期的反面。
       因此,党中央要求全党同志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取得风清气正的成效,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绝不能看到问题躲着走、碰到矛盾绕着过,走走过场、流于形式,而必须主动、虚心、广泛地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与建议,让群众检验“治治病”的效果,从而保持、维系、厚植、光大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光荣传统。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