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7年01月26日
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群体 李肇星
当选2016年度中国中医药新闻人物
时间:2017-01-2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1月25日,由中国中医药报社推选的“2016年度中国中医药新闻人物”揭晓,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群体,外交部原部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名誉会长李肇星当选。
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群体(60人):传道岐黄,功在千秋
群体姓名:
丁樱(女)、马烈光、王华、王之虹、王永炎、王庆国、王振国、王德敬(女)、方朝义、艾儒棣、田德禄、仝小林、冯泳(女)、冯志成、匡海学、吕志平、朱西杰、刘燕平(女)、许家松(女)、严世芸、苏颖(女)、李杰(女)、李峰、李晶、李成义、李佃贵、李德新、吴承玉(女)、吴勉华、张冰(女)、张廷模、张星平、张喜奎、陈日新、陈科力、陈锦秀(女)、范永升、范英昌、范炳华、罗颂平(女)、周永学、郑洪新(女)、赵文霞(女)、胡玲(女)、段逸山、施杞、贺丰杰、秦竹(女)、袁肇凯、顿珠、徐晓玉(女)、高学敏、郭义、常小荣(女)、常存库、彭玉(女)、斯琴(女)、蒋小敏(女)、储全根、蔡宝昌。
获奖理由: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
中医药高等教育走过六十载春秋。自195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所中医学院以来,中医药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始终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而一代代的教师队伍作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核心力量,功不可没。
2016年,国家首次评选表彰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经逐级推荐、专家评审和公示,最终确定了60名表彰人选。他们来自31个省(区、市),涵盖中医临床、基础、护理,针灸推拿,中药,民族医药等学科专业,从教年限最长达56年,年龄集中在60岁左右。他们为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奉献毕生精力,深刻诠释了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内涵,彰显了良术济世、大医精诚的价值追求。
他们是探路者,走在创新中医药高等教育模式的第一线。他们坚持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的基本理念,注重“通人文、读经典、重临床、强能力”的综合教育,将传统师承教育纳入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以院校教育为主体、师承教育为特色的中医药教育新格局初步形成。
他们是园丁,悉心浇灌杏林之花。60年来,以他们为代表的广大中医药教育工作者先后培养出近200万名中医药专门人才,其中不乏院士、国医大师、教学名师。他们将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和仁心仁术的职业风范代代相传,为构建我国独具特色的医药卫生体系和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他们是医疗、教学、科研、科普、对外交流合作的“多面手”。三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绝大多数为中医药院校的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中医药院校承担了427个中医临床重点学科点建设,建设了一批国家级、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还在各大洲建立了中医孔子学院、海外中医中心等对外交流合作机构。教学名师们常常多项重任一肩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多重角色自如切换,成果丰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们中的许多人一辈子默默耕耘,赢得了全社会的普遍尊重和广泛赞誉。他们在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正续写新时期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李肇星:“铁杆中医粉”力推中医外交
人物简介:
李肇星,1940年生,山东胶南人。外交部原部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名誉会长。
获奖理由:
老骥伏枥志千里,愿携岐黄济苍生。
“中医救了我的命。”这是李肇星挂在口头的一句话。若不是听他亲口说,恐怕很难想象,这位明星外交官与中医药的渊源如此深,对中医药的感情如此浓。李肇星的祖父是乡村医生,从小多病的他不仅屡屡受益于中医药,还耳濡目染中医药如何用一根针、一把草维护乡亲们的健康。在外交部工作后,中医药不仅帮他交了很多国际朋友,还3次从疟疾手中夺回他的生命。
现在,这位“铁杆中医粉”活跃在中医药国际化的舞台上,与他热爱的中医药再续前缘。他担任名誉会长的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团结了一大批对中医药有深厚感情的前外交官,为中医药鼓与呼,倡导并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外交”。
他推动中医药首次放声博鳌亚洲论坛,举办中非公共外交论坛中非卫生合作与民族医药交流分论坛,还在首届中日韩公共外交论坛暨2016年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中设置了中医体验活动。他还亲自率领访非团队,在当地开展中医药学术交流、中医体验,并促进签署《中非中药灭蚊研究项目》等系列合作协议……
他始终对中医药抱有坚定的文化自信、科学自信,他说中国一直领先世界的发明就是中医药,中医在海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最恨对中医存在偏见。
他常常对中医药爱之深、盼之切,他建议要把创新摆在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重要位置,中医要和其他医学、学科相互借鉴、协调发展,要继续前进,把中医发展到更高更好的水平。
他一片丹心为人民,强调要树立为全体人民包括为世界人民服务的理念,中医药国际化任务重大,其中一条就是向全世界老百姓传播中医药健康知识,传授中医药健康技术,从而共同健康快乐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