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事聚焦

郭玉芬代表为实现妇幼保健等目标提建议

2011年03月08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实现好目标 须有好机制——郭玉芬代表为实现妇幼保健等目标提建议

 

 

  “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都极为关注民生,尤其是对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很高的目标。这是广大人民的福音,对我们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人来说,是很高的要求。”7日,甘肃省卫生厅副厅长郭玉芬代表在住地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她表示,要保证这些目标真正得以实现,应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及资金投入,完善有关机制,并改进现有管理模式。

  实现“22/10万”目标 “妇保”须定位

  郭玉芬代表说,近年来,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及相关机构的努力下,甘肃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率大幅提高,甘肃孕产妇的死亡率从5年前的超过80/10万降低到现在的33/10万。

  她表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2011年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率达到95%的目标,“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十万分之二十二,是很高的硬指标。就甘肃来说,由于妇幼保健机构设施落后,服务能力跟不上,要实现有较大难度。去年,甘肃的住院分娩率有较大提升,但孕产妇死亡率的降低率并不十分明显,主要原因即在于此。

  郭玉芬代表认为,归口不清、挂靠无着,是各地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及设施落后的重要原因。尽管医改方案明确妇幼保健归口公共卫生机构,但却没有得到相应政策支持,妇幼保健既不归医院,也不属公共卫生,两头靠不上,造成妇幼保健机构因责权不明无法真正得到重视及设施长期落后的状况。她希望辐射三分之二人口的妇幼保健工作机构能尽快从政策上确定归属,并加大妇幼保健机构及设施的建设投入,以确保实现“十二五”提出的目标。

 欲固三级网络 必先保障村医

  郭玉芬代表指出,“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这是完善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环节,“村医,作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其利益首先必须得到保障。”

  她认为,村医一直是靠行医卖药维生的。国家医改提出的首个目标就是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这意味着过去主要靠卖药挣钱的村医,没有了这部分收入,就没有了基本保障。这势必影响村医的积极性,要村医完成繁重的九大公共卫生任务,令人担忧。

  郭玉芬代表建议,国家应在政策上给广大村医一定待遇,并给予一定的收入补偿,养老保险也要把村医纳入进去,以解决村医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牢固,农村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才能够缓解。”

  实现70%以上医保支付水平 须改变医保多头管理

  郭玉芬代表说,要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十二五”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提高并稳定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

  上的目标,必须现在改变医保多头管理的状况。

  她指出,现在城镇职工、居民的医保归社保部门管,农民医保归卫生部门管,造成多头管理、责权不清,在医保药品目录、报销比例等方面各有各的政策,“应该有一个专门的医保机构来管理,才能管好,并最大程度减少管理成本,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的目标。”(记者 廖翊、余晓洁、黄小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