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事聚焦

2011年“两会”建言分析报告:教育改革专题

2011年03月14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2011年“两会”建言分析报告:教育改革专题

 

 

 

 

 

【镜头回放】

在去年的两会上,与会代表委员们就提升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校办学自主权和加强产学结合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受到政府的充分关注。2010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的发布,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面向教育强国的新征程。该通知推行了十个教育试点任务,以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扩大教育开放为重点,对教育体制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力图以这十个方面的试点任务作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着亿万青少年的成长,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尤其是面对我国目前的经济转型时期,改革教育体制,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推动我国的自主创新力量不断壮大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在此次两会期间,众多代表委员针对目前教育发展中新出现或依旧有待解决的问题,献言献策,力图为我国教育发展谋求更好的出路。在大量的提案和建议中,学前教育问题、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以及大学体制改革等问题成为各方面关注和讨论的热点。

一、“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加快学前教育发展

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此次两会期间,有关于学前教育的提案建议数量颇多,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投入、改进学前教育办园体制等方面。

代表们表示,目前出现的,“入园难”、“入园贵”、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是我国学前教育长期发展的结果,与我国学前经费投入不足,幼儿教育体制建设不到位以及我国学前办学体制不健全等各方面的原因分不开。可以说,要想解决我国学前教育的问题,就要从体制等更深层系的问题着手。

拜秀花、张利钿、姚凯伦、葛剑雄、吴存荣等代表委员在提案中提出,应当把学前教育列入国家义务教育保障范畴,确保学前教育发展有法可依,使学前教育享有和义务教育同等的重视和各方面的保障。

同时人大代表拜秀花建议,要充分调动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在内的社会各方面力量举办学前教育。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支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

在确保学前教育公平方面,代笔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投入,对欠发达地区和弱势群体实施多形式的资助。全国政协委员成岳冲提出,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减免房租、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整合各方面资源,做好学前教育的“兜底”工作。

代表委员们还指出,我国学前教育在不断提升幼儿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应明确幼儿教师的待遇、培训等权利,确保其必须的社会保障和职称、培训的权利,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幼儿教师的队伍中。

二、“稳定与流动之间的矛盾”¬——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据悉,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多达2.4亿,他们的背后是多达1500万的随迁子女,每8个城镇儿童中就有一个是流动儿童。这些孩子能否在城市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顺利融入城市生活,关乎社会长远发展。虽然国家对此已经确立了相关的政策,但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质量、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流转以及农民工子女户籍限制等问题依然需要关注和改进。

针对优质学校短缺,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质量得不到保证这一问题,很多代表提出要加大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理清政府相关部门与农民工子弟学校在管理上的关系,从税收等多个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民办学校的发展。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和引导,在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待遇培训等方面下大力气,保证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良性发展。

代表委员们发现,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等特点,无法落实其子女的教育经费也是造成目前农民工子女教育不能得到提升的障碍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全国工商联提出了试行“教育券”制度的建议,政府可借鉴西方的经验,以“钱随人走”的办法解决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投入问题,让流动中的农民工子女享受平等的义务教育权利。

就农民工子女在升学时遇到的户籍限制问题,人大代表俞学文建议,以考生在高考所在地的学籍年限为主,辅以考生家长在当地工作、居住和纳税的年限等条件来设定界限。此外,可根据当年即将参加高考的流动人员子女数量,相应调整本年度的各地招考数量。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流动人员子女在居住地高考对本地户籍生源的冲击,也保证了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他的这一建议代表了很多代表委员的心声。

三、“遵循学术规律,坚持客观公正”——现代大学制度建立

现代大学制度,是反映学校与政府、社会关系的治理模式、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多年来,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的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一系列进展,但不得不正视的是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仍存在着众多问题。在此次两会期间,众多代表委员就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尤其是关于高校办学自主权,高校去行政化以及如何建设一流高校等问题展开讨论。

来自教育界的代表委员们指出,要提升大学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一流大学,就要从大学管理体制改革出发,明确划分大学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使高校享有各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增强高校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要以教育规律、学术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办事,创造有利于学术发展的自由环境,”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就指出,“大学要进行学术创新,就需要按照学术规律来办事,更好发挥高校自身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郑永扣建议,高校评价体系要克服单纯追求数量的倾向,更加注重质量;评价应该以教学为中心,科研和为社会服务并重。

四、“存在合理与否”¬——“自主招生”何去何从

高校自主招生从2003年走到今天,关于它的争议日渐升温,得到各位委员代表的高度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顾也力质疑高校自主招生变成了“小高考”,建议取消自主招生。他指出,随着自主招生规模的扩大,其标准也发生了变化,在给学生带来了更多压力的同时,也提升了社会成本和教育的不均衡。

顾也力提出的这些问题,也是当前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有很大一部分代表委员认为,高校自主招生改变了过去高考这一单一的招生模式,使具有特长的学生有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选择。对于高校来说,自主招生扩大了高校自主招生的权利,有利于高校根据自身特色,结合学生特点,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目前自主招生只在大城市设置考点所造成的教育不均衡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腐败问题,众委员代表强调,任何事情都有其探索和发展的过程,自主招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和公开化的招生体制等方式进行完善,不能因为简单地坚持公平,就把改革和探索否定掉。

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职业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许多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需要相应地推进就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调整。这就要求重视和发展职业教育,为经济转型提供人力资源和人才保障。本次两会中,来自各方的代表委员们就职业教育的问题出谋划策。

全国人大代表张爱国建议,在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方面,设立和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执行标准,由国家对达不到标准的地区进行补助。同时形成由政府主导的职教投资模式,尽快制定教育投入法,通过立法,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等公益性事业的投入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刘金虎委员表示,职教发展应着眼长远,实现与产业升级联动。他建议,、职业教育应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增加订单培养和创业培训,把招生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

在职业教育均衡问题上,少数民族代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全国政协常委、云南省政协副主席管国忠表示,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大量劳动力,只要经过职业培训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东部沿海地区的用工荒问题。他建议,政府应当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扶持和引导力度,并将它纳入整个教育体系、格局中考虑。

六、“调动各方的力量”——大学生就业问题

虽然国家和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定鼓励和促进大学生就业,但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依然存在。总的来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与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和教育体制紧密相关,而不仅仅是大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正如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所言,社会上指责大学生“放不下身段”“吃不了苦”“不愿去基层”的观点是不负责任的。很多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是因为害怕未来的工作没有前景。因此他建议,进行“行业统筹”,让更多的行业、研究机构在基层设立分支,或是与基层单位进行共建,形成可上可下的人才流动机制,为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各方代表委员纷纷献策。总的来说,代表委员们达成了不少共识。首先,促进就业要以企业和社会需要为导向,通过高校教育改革,引导大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教学中实现企业和学校联动,高校专业教育应当考虑到企业要求,为企业提供对口的创新型人才。

另一方面,政府开拓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参与到公益志愿工作中,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和培训,完善政策体制,且政府应当不断开拓就业渠道,设立专项创业资金,吸引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全国政协委员陈凯、柯惠新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公益创业因其产业的特殊性,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良方,须社会各方的支持。

【专家解读】

对于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教育界的专家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说,破解学前教育难题的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创新。在利益多元化和需求多样化的市场环境中,引入大政府-市场-消费者合作的模式,构建政府主导,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新型的治理方式。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认为,要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本着试点先行的路径推进,在吸取西方经验的的同时摸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国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许智宏指出大学的一切制度建设都必须围绕大学的核心任务进行构建。学术界要在制度上重视软环境的建设,注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培育。让教育回归它的本意,使受教育者不光有知识,而且有完善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显得更为重要。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35日做的关于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中指出的,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必须始终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我国在不断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将教育投入看作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投资,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资,关注流动人口的教育问题,确保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快立法进程,使得教育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得到足够的重视,做到有法可依,享有较为全面的保障。同时要始终关注教育体制的创新,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努力实现产学结合,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不断推动我国自主创兴能力的发展。在办学体制方面,要不断引入市场机制,注重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实现教育市场的多元化格局,满足广大民众受教育的需求,使我国的教育体制实现根本上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