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点

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媒体视点 >> 媒体视点

中医药报:深耕行业热点 探究理论精髓

2017年12月24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深耕行业热点 探究理论精髓


时间:2017-12-2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编者按:2017年,中医药行业在习近平总书记发展中医药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的指引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迈入传承发展新时代。视点版汇集专家们对行业热点的深邃思考,对中医理论的深入探讨,既追溯历史文化,寻找问题根源;又把握时代脉搏,创新思维模式,旨在启迪思维,指导实践,引导行业树立对中医药的理论自信、科学自信、文化自信。

  深度焦点

  7月19日

  王国强:中医药发展的“中国办法”

  民营医馆是不是会让我们看中医更方便?我们能不能吃上道地中药?中医文化走向海外是不是更有底气?在中医药法实施之际,针对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话》栏目特邀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对中医药法进行权威解读。

  5月24日~8月25日

  迎接十九大 中医新成就·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

  北京:紧扣时代脉搏,谱写健康中国新篇章

  河北:立足全局,河北打造中医药强省

  陕西:“四个工程”推动中医药协调发展

  广东:做到精、深、远,率先建成中医药强省

  四川:兴医兴药,四川迈向中医药强省

  ……

  ——本系列共刊出13期,透过地方主任、局长视角全方位展现了5年来中医药振兴发展的突出成就、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传播正能量、传递好声音,鼓舞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在新的起点再创辉煌。

  3月31日至今

  中医药法释义系列

  中医药法的颁布是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为了配合中医药法的学习、宣传,国务院法制办主任宋大涵,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袁曙宏,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许安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释义》,本版陆续刊发释义内容,至今已57期。

  ——阐释中医药法的深刻内涵,帮助广大读者准确理解中医药法。

  5月15日

  图说中医药走过的“一带一路”

  6月29日

  图说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

  10月23日至今

  国医大师传记

  6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隆重表彰吕仁和等30位第三届国医大师。10月23日起,第三届国医大师列传从医德医风、学术建树、成长经历等方面介绍大师们的事迹,至今已刊出8期。

  ——国医大师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领头人,他们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榜样的力量。

  6月14日

  我用身体观察真气和气脉

  朱清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作为一位物理学界的著名科学家,朱清时以亲身的经历、严谨的态度,为大家讲述了自己通过修习“心息合一”达到定境,进而感受真气运行的过程,并提出对真气、经络的研究应该采取不同于以往的方法,同时提示“用身体观察真气和气脉”对解开意识之谜的意义。

  ——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认知是多元的、不断发展的,朱清时基于自身实践的研究方法和结果,虽然目前无法得到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以及理论上的解释,却对开拓研究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对中医研究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理论观点

  4月14日~5月22日

  中医理论八议系列

  刘长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一、中医百年沉浮说明了什么

  二、中医启示人类重新审视科学

  三、中医学生存的哲学依据与经络的时间本质

  四、中医学是象科学的代表

  五、阴阳代表一条与西方科学不同的认识路线

  六、辨“证”论治的哲学解读——回答对中医学的错误批评

  七、中医哲学是具元创性的科学哲学

  八、中医哲学对人类的重要贡献——易象阴阳与复杂性

  ——从中医理论层面的8个方面阐释了中医的本原和中西医本质差异,破除大众认对西方哲学和科学主义的迷信,从哲学角度解答了中医是不是科学,中医是怎样一种科学。

  8月2日~9月6日

  中医之“气”六议系列

  刘长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一、气源于中国式思维

  二、气学建立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三、气的实质是什么

  四、气道合一是中国象科学的哲学根基

  五、中国气学视野下的宇宙图景

  六、气与中医的人身观

  ——“气”是中医理论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作者从6个方面对气的概念进行了全面阐释,从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的角度指出,“气”是以时间思维和主客相融方式把握到的世界本原。

  6月9日

  从人体结构、功能、能量的关系看中医科学性

  刘天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的科学原理,重在阐明和调整人体能量系统的变化,并以其解释人体功能系统的变化,从而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机制。这与西医重在阐明和调整人体结构系统,并以此为基准构建其医学体系的科学性有很大差别。中医独立的科学性要素,即在于认识人体的能量系统。

  ——如何研究中医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开辟人体能量系统的研究方向和领域或许是研究中医的一个全新视角。

  6月2日

  如何实现中医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

  何清湖 湖南中医药大学

  张冀东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需要将中医学古籍重新梳理,转化为现代化的语言;同时建立中医古籍智能化信息系统,系统发掘传统中医养生文化,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健康服务业发展需求。

  ——实现中医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以继承为基础,挖掘和传承古人的智慧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0月18日

  治疗复杂性疾病中医有可为

  伍文彬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王永炎 中国中医科学院

  复杂性疾病之所以呈现越来越高的发病率,是因为人不“应”当今的环境。我们应将中医思想融入复杂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在看待疾病本身的同时,重视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分析,预防和剔除对疾病不利的社会和环境因素。

  ——中医是复杂性科学,在治疗复杂性疾病方面独具优势,这是中医“天人相应的基本理念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