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点

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媒体视点 >> 媒体视点

关于深入推进北京市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的建议

2019年01月13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关于深入推进北京市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的建议

2019年01月13日 人民政协网



      现今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及中医药医疗的需求日益提升。北京市优质医疗资源集中,中医医疗资源丰厚,这就对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很多新要求。


      一、 现代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现代中医药的学术传承形式已日趋多样化,主要包括师带徒、学校教育、家传教育等。近几年,中医学术界和相关管理部门对此非常重视,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而北京汇集了大量的中医医疗机构,群众能够非常便捷的享受到中医的诊疗与服务。特别是近年来,中医医疗专科发展较好,充分体现和发挥了了中医药诊疗的优势。


      二、 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现存的中医药传承形式和传承质量不佳。


      1. 师承制存在不足。目前师承制存在带徒方式单一、传承者的选择不佳和跟师时间有限三个问题,直接影响了师承制学术传承质量。


      2. 院校制重研究轻传承。通过调查发现,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的最重要形式就是研究生教育。但是,由于目前院校制研究生教育过分强调理论创新的培养,缺乏大量实践,使得导师鲜明的中医特色学术思想难以得到传承。


      3. 家传制“求证无门”。家传习医者大都知识比较专门,即便是名中医之后,若没有正规学历而仅靠家传相授也很难获得行医资格。


      (二)现行医疗管理模式及诊疗模式“西化严重”。


      调研发现很多中医院的管理模式主要是照搬西医院管理模式,部分中医院完全依赖现代医疗模式,真正的中医特色诊疗成为“噱头”。


      (三)目前医院执行的医保和公费医疗政策尚不完善。


      部分中医治疗项目不支持医保,从而使得这些传统疗法面临着逐渐萎缩,不得不退出中医临床的局面。另外个体经营的家族传承项目很少能够获得医保定点资格,制约了个体中医的持续传承和发展。


      (四)中医人才培养缺乏相应的、健全的制度。


      中医师承中存在评选标准不规范、培养制度僵硬等问题。对名老中医、中医优秀人才的评选,在力度和广度上都明显不足;对优秀民间中医扶持政策不够,导致很多优秀中医技能的传承出现阻碍。


      (五)现行的某些中药审批标准限制了医院制剂、传统制剂的临床应用。


      如“同仁堂传统配本”中载有数百种中成药,均是经过300多年临床实践,证明有效的方剂。因为国家迟迟未能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致使很多处方不能合法投产使用。


      三、 中医药文化现代医疗的传承和发展几点建议


      (一)建议多种方式深入推进中医药教育传承


      1. 改革现有教育体制,在加强西医和自然科学的学习基础上,把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做扎实,相互佐证,加深实践,同时加大中医经典理论教育,建议三者教育比例为2:5:3。建立多形式具有中医特色的教育考评机制,杜绝研究生只会写文章,不会开药方的现象。


      2. 扩充中医药名家收徒传承工程,建立国家、市、区三级传承导师和传承人才管理制度,建立传统师承教学机构,健全传承工作室多点服务机制。建立师承教育与大学学位挂钩制度。同时加强中医传承监督管理和考评机制建设,细化规定授课时长、跟师临床时间、传承内容、考评方式等,建议从五个”维度”监督考核——人员、方法、费用、效果和标准,以季度或年为期,落实、筛选中医的“精华”,去除“糟粕”,严抓考评成绩,杜绝名不对师、徒未从师、传承水平低下等问题。


      3. 组织选择有一定中医药理论和实践基础的中青年骨干跨院级访名院、拜名师,建立正式的间断脱产学习制度,每个季度脱产学习两周,并对脱产学习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


      (二)各级中医机构树立起中医的“名医、名科、名院”品牌,提高中医诊疗机构的整体实力。


      1. 完善中医院及其他医院的中医部门的运作管理。医学院校附属医院须肩负起提升中医药临床水平的任务,为中医院校的学生提供优质的、临床实践平台。


      2. 根据广大群众的特点和需求,针对基层多发病和常见病,立足实际,在中医特色明显的科室,积极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如中药熏蒸、针灸、推拿、刮痧、拔火罐、艾灸、穴位敷贴等治疗多种疑难杂症,推出冬病夏治、中药贴敷等群众易于接受的低廉高效无创的中医特色医疗服务。


      3. 支持开放各级中医医院院内制剂,细化完善院内制剂审评标准,简化中医名方的审批流程。大力推进中药图谱研究,提高中药的质量标准。按照国际标准,深入挖掘名医、名家经验处方,集中研究和开发品牌中药复方配伍、组成。


      4. 支持民间特色诊疗技术传承、家学传承,鼓励确有专长人员、家学人员积极参与教学,和公立医院医生间形成“双向教学”机制,支持其举办中医药传统技能服务机构。鼓励名医开办个人的医疗机构,并给予医保政策支持,公立医院与民营个人机构成立跨院际的名中医馆(或国医馆),邀请各界名中医定期坐诊。


      5. 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深入挖掘并保护少数民族宝贵的医疗人才、资源,建议设立专项基金,扩大少数民族特色医院、诊疗方法医疗补偿范围。


      (三)增加中医报销范围和比例,推动中医药诊疗方法的落实。


      建议在加大投入和细化分配全市定点医疗机构的同时,重点对中医药项目予以倾斜,增加医保报销范围,将中医传统治疗正骨、泻血、中医外敷理疗等治疗逐步纳入医保范围,更好保护中医传统诊疗方法的传承与发展。逐年增加北京市各级医院、专科医院、卫生服务站等医疗机构的中医从业人选比例,逐年递增中医院校毕业生招收名额,防止中医医院西化。


      (四)健全各级中医药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


      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制度,增加各层次、各领域、民营医疗机构中医药人才职称提升通道。健全国医大师、名老中医等推荐制度,实施国医名师培养计划。探索建立对民间医生、师承制、确有专长人员的考核评价机制。打造以国医大师、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中医药领军人才、中西医结合“双领”人才、中青年名中医、师承民医、民间特色疗法技师为骨干的全层中医药人才队伍。


      (五)健全大型中医院、名医、确有专长人员、师承人员、民间名医面向基层的服务制度,鼓励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立门诊部、诊所或医疗服务延伸点。


      扩大基层医疗机构面积,增加引进社区基层医院中医名额,建立名医基层服务补贴制度,完善中医药从业人员上门服务制。加强中医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以区级中医院为基础,打造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提升基层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开放基层医疗使用院内制剂,扩大、增加基层药品使用名录。


      (六)完善中药材资源保护和利用机制,促进中医药生态资源的集约利用,将中药材种植纳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范围。


      在北京远郊区县试行建立4-8个中药种植园,区政府引领建立院校、医院、名医工作站、民众中药种植园之间联系的平台,鼓励企业、个人多种形式参与,推动中药产业绿色发展。


      (七)大力开展中医药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


      1. 宣传应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去除虚假、夸大、神医、神药等不良宣传。正确引导民间的中医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和认同感。建议开展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知识普及工作,提高大众知晓率。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加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2. 建立中医药信息化平台。深入研究挖掘中医药传统文献和当代研究的新成果,构建标准、全面的中医药信息库。在一年、三年、五年时间内,选择示范点,分区、分医院、分名校、分流派、分名医引领,试行建立3-5个中医药知识库,逐步建设中医药大数据库和云计算中心,建立中医药综合业务管理信息平台和医疗信息公共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建立中医药统计机制和中医药统计信息发布制度,客观地反映本市中医药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