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浅谈针灸"通经接气"

2011年08月07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浅谈针灸"通经接气"

 

 

来源:中国中医

 

 

 

 

     [导语]通经接气法是行针促其“ 得气” 的一种手法。本法与飞经走气法的联系甚为密切,运用熟练时,完全可以相互依赖,融为一体。 
     一般说过关过节催经运气时,多运用飞经走气法,按金元时期飞经走气法常用的有白虎摇头、青龙摆尾、苍龟探穴、赤凤摇头迎源四种。这些手法,在历代医著中均详细论述,因与通经接气法有密切联系,所以略为一提,不作多述。

    这里主要谈“ 通经接气” 法。《金针赋》说“ 通经接气之法,已有定息寸数。手足三阳,上九而下十四,过经四寸。手足三阴,上七而下十二,过经五寸。在乎摇动出纳,呼吸同法,驱运气血,倾刻周流,上下通接,可使寒者暖而热者凉,痛者止而胀者消。若开渠之决水,立时见功,何倾危之不起哉。”通经接气法是根据定息寸数的规律行针。《流注指微赋》中窦氏以一句话说明“ 接气通经,短长依法。里外之绝,赢盈必别。” 这是通经接气的运针规律。

     我在临床中常常用于中风偏枯、截瘫等症。如气血痕滞型的疾病康窈、痪气、关节肿痛等症,多以补法通经。经络滞结、痉挛项强、落枕、肋间神经痛等症多用泻法通经。又如上下肢瘫痪、麻痹患者,针感迟钝的,往往针一个穴位感应传导不达病所,那么就在传导到的同经部位的相应穴位大多在关节上下处接着针接气,使感应继续传导。可针至数针不等,使感应传达到整个“ 病所” 通经,针肩髓穴有时针感可下传至手指,如只传到曲池,就在曲池穴接着针,这样使感传达手指。必要时加用循按摄努手法。所以,《针灸聚英》樟岐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中说:“……若关节阻涩,气不过者,以龙虎龟凤,通经接气。大段之法,驱而运之,仍以循摄爪切,无不应矣。此通仙之妙。”以上针刺手法,我们习惯用在四肢部位,头面、胸背,则用龙虎交战等手法。

    除此之外,针尖刺入方向的不同,决定着通经接气的感应传导各异。施针时针尖应斜向病变部位运针。如病变部位在上,针尖应斜向上,反之,针尖应斜向下。应根据经脉循行方向以及病情的虚、实及得气感传的不同,决定针尖的方向迎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在指法熟练的条件下进行,否则要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造成针刺后疼痛。更不可在一个穴位上操作时间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