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临床实践

腱鞘囊肿的临床治疗

2011年08月30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腱鞘囊肿的临床治疗 

 

 
□ 刘俊峰 广东省肇庆市中医院 

 

 

 
  腱鞘囊肿是指因慢性劳损刺激致关节或腱鞘内滑液增多而形成的囊性包块,其内含有无色透明或微呈白色、淡黄色的浓稠黏液。好发于手腕部及足背处,患者多为青壮年,女性多见。本病属中医学
“筋结”、“筋瘤”范畴。常用治疗方法如下:

  挤压法或敲击法:术者先用左手拇指向近侧端推压囊肿,且向对侧屈关节,使囊肿处于张力最大位置,然后用右手拇指端垂直向下用力按压囊肿,大多数囊肿可压破,压破后感肿物消失。之后要求患者每天按揉患处10分钟左右,每日一次,坚持一周。此法广泛应用于临床。

  小针刀法:先消毒并局麻患处,然后用铲形小针刀沿囊肿纵轴方向,刺扎3~5下,取出针刀后,挤压囊肿,使囊液溢至皮下或皮处。然后每日按揉患处,疗程一周。

  囊内注射法:患处消毒、局麻后,用粗针头吸尽囊液,并向囊内注射强的松龙25毫克,加压包扎,并每日按揉患处,疗程为一周。如疗效不显著,一周后可重复一次,最多进行3次。

  手术治疗:如果上述方法均不奏效,可以采用手术摘除囊肿法。消毒、局麻患处后,切开皮肤,剥离囊肿,将囊肿蒂及基底部连同该处病变组织一并切除,且修复周围正常关节囊,术毕加压包扎。

    操作时要注意无菌技术,以免伤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