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1年09月01日
药食两用话酸角
□ 李秀月 浙江中医药大学
酸角是豆科常绿乔木植物酸豆的果实,形似皂荚,我国南方多见。明代《滇南本草》中叫做“酸饺”,现代还有罗望子、酸豆、酸梅、通血香等别称。《滇南本草》云其:味甘、酸,性平。治酒化为痰,隔于胃中”;《中国中药资源志要》认为:“酸角,可清暑热,化积滞。用于暑热食欲不振,妊娠呕吐,小儿疳积。”研究证实,酸角可用于治疗中暑、消化不良、小儿食积、呕吐,以及蛔虫病,目视不明、体虚多汗等多种疾病。酸角亦可食用,如李时珍云:“浸水和羹,酸美如醋。”酸角可生吃,还可以煮羹,制作果酱、果酒等,乃药食兼用之良品。以下举其食疗方几则:
酒后痰多:酸角、白糖各适量,煎膏,每次5克,早晚各一次。
小儿食积:酸角10克,鸡内金6克,山楂9克,水煎服,饭前半小时服,早晚各一次。
暑热上火、烦渴:酸角12克,薏苡仁12克,粳米60克,煮粥,空腹食用。
目视不明:酸角6克,菊花3克,决明子9粒,煎水代茶,常饮。
体虚汗多:酸角15克,枸杞子12克,五味子9克,红枣6个,鸡蛋两个。先煮鸡蛋,待去壳后,再与诸药共煮,饮汤食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