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医保健 >> 食疗药膳

玉竹药膳糖尿病友的好帮手

2011年09月16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玉竹药膳糖尿病友的好帮手 
 
 


 
  中医认为,玉竹味甘,性平而偏寒。归肺、胃经。本品善养肺、胃之阴液,具有养阴润肺、生津养胃的作用。适用于肺阴不足之干咳少痰,甚者痰中带血,或胃阴不足、津液缺乏、阴虚燥热之糖尿病,而出现的“三多一少”等病症。

  下面介绍几款适合糖尿病患者的玉竹药膳。

  玉竹麦冬鸭 

  材料:玉竹50克,麦冬50克,老母鸭一只,黄酒适量。

  做法:1.玉竹、麦冬装入白纱布袋中,扎牢袋口,放入水中浸泡三分钟,取出药袋备用。2.将鸭腹部开膛,内脏全去掉,洗净滤干,将全鸭放入大磁盆内。鸭背朝下,鸭腹朝上,并将湿药袋放入鸭腹内,然后用白线在鸭身上绕扎几圈。3.用旺火隔水蒸四小时,磁盆敞开,让水蒸气进入,至鸭肉酥烂,离火。4.拆除白线,取出药袋,再将药汁绞入鸭汤中,弃药袋。

  食法:每日2次,每次1小碗,先喝淡汤,后吃鸭肉。也可佐膳食。分2~3天吃完。

  效能:此食疗方能养阴润燥,生津止渴,強心利尿,清肺热,降血糖。适用于阴虚口渴、大量饮水仍不解渴之糖尿病“上消症”者。

  玉竹猪心 

  材料:玉竹200克,猪心500克,荸荠50克,韭菜10克,鸡汤40克,精盐2.5克,酱油15克,料酒10克,胡椒粉、醋适量,葱、姜、水淀粉、香油、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1.玉竹洗净切片,用水煮提法提取玉竹浓缩汁20毫升。2.猪心切薄片,放在碗内用精盐1克,水淀粉抓一抓,韭菜摘洗干净切寸段,荸荠切片,葱、姜、蒜分别切成细末。3.取小调料碗一个,内放料酒、酱油、味精、精盐各1.5克,胡椒粉、鸡汤、水淀粉、玉竹浓液调匀,对成汁芡,备用。4.取锅置于火上,倒入植物油烧热,下入猪心滑透,倒在漏勺中控油。锅内留油少许,重新上火烧热,先放蒜末,再放葱姜末,炸出香味,然后放入荸荠片煸透,倒入猪心,继而烹入对好的汁芡,撒入韭菜,翻炒均匀。最后,淋醋1克,香油少许,离火盛在盘内。

  功效:玉竹养阴益胃,猪心养血安神,以心补心。两者合用,则养阴血,宁心神的作用更佳。用于心血不足的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见忘,以及肺阴不足的久咳、干咳,胃阴不足的烦渴、不思饮食等症,确有较好的疗效。也是糖尿病、冠心病、肺心病、肺结核患者的辅助治疗菜肴。

  玉竹山药黄瓜汤 

  材料:玉竹15克,山药15克,黄瓜100克。

  做法:把山药洗净,切片,黄瓜洗净,切成块。然后把玉竹、山药片、黄瓜块放在锅内,加入适量的水和食盐,用武火烧沸,再改用文火煮30分钟即可,吃山药、黄瓜,喝汤。

  功效:此药膳具有补脾益胃,清热润肺的功效。适宜于糖尿病患者阴虚燥热之干咳,或痰少而黏,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上消之消渴症。

  玉竹瘦肉片汤

  材料:玉竹20克,瘦猪肉100克。

  做法:先将玉竹入沙锅,加水1000毫升,煎煮30分钟,去渣,将瘦猪肉切成薄片入沙锅煮熟,加入葱、姜末、香油、酱油适量,开锅即可,吃肉片喝汤,每日1次。

  功效:此药膳具有养阴生津的功效,适宜于糖尿病阴虚津亏,症见烦渴多饮,消瘦易饥,口干口臭之上、中之消渴症食用。(贾佩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