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三针一罐灸疗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1年10月05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三针一罐灸疗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世界针联秘书处

 

 

 

黄再军 余志熙 郑韵雪 肖玉华

 

成都军区“黄风湿”重症肌无力专科医院

 

 

 

 

1990年来,我院采用“黄风湿”系列三针一罐灸疗法为主治疗疑难病症(如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风湿、类风湿、小儿疳积等)取得显著效果,现将资料完整的108例硬皮病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

 

1、临床资料

 

本组108例患者中,女性75例,男性33例;局限性患者40例,系统性患者67例;住院病人43例;病程最长者达15年,最短者3月;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2岁。

 

2.治疗方法

 

2.1三针一罐灸疗法

 

(1)器械:无菌华佗牌毫针(0.5-寸不等)各数枚,三棱针一具,梅花针一具,可调式吸罐一个(系作者发明获国家专利产品专利号:91214011.9)3厘米长的艾灸数枚,防风酒250毫升,酒清灯一盏,引火器一个,消毒棉球等备用。

 

(2)取穴

 

主穴:手三里、足三里、三阴交。

 

配穴:合谷、内关、大椎、脾俞、肝俞、肾俞、太冲、四缝等穴。

 

(3)操作方法:根据患者病情及病变部位选用坐式、俯卧式等,并充分暴露所取部位或穴位。先涂少许防风酒以作润滑剂,然后可调式吸罐吸住皮肤并进行走罐刮毒3分钟,用梅花针弹刺皮肤至微微出血,同时取以上穴位重点弹刺之后行走罐、拔罐(每穴2分钟),至皮肤发红或乌紫后,消毒棉球擦去污血即可。再取以上穴位、姿势行火针疗法。充分暴露针刺部位,常规消毒后,点燃酒精灯,术者以右手拇、食、中指挟住针柄,左手固定其穴位位置,将针置于酒精灯外焰令针尖约1厘米处烧红发白后,迅速刺入所取穴位,得气后将3厘米长的艾灸点燃并固定的毫针针柄上,灸条的下面放2-3毫米厚的生姜或熟附片一块,留针20-30分钟,或灸条燃完即可取针,其间未放灸条者可每隔5-10分钟运针一次;然后用三棱针行点刺法取四缝、足十井等穴,常规消毒后,迅速刺入所取穴位并立即出针,挤出3-5滴血即可。本疗法3天一次,15天一疗程。

 

2.2内服、外熏洗

 

(1)内服:防风散,每日2次,每次10克,15天一疗程。

 

(2)熏洗:将路路通散加入熏洗盆内,早晚烫足,先后熏洗,每次30分钟,15天一疗程。

 

2.3循经推拿

 

以黄氏手法,沿十二经脉循行方向按摩,点以按、揉、捏、推、拿等手法为主,每天一次,15天一疗程。

 

3.治疗结果

 

3.1诊断标准

 

以上海第一医学院出版的《实用内科学》关于硬皮病诊断标准为依据。

 

3.2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各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皮肤颜色基本恢复如初;

 

显效:临床症状改善2/3以上,各关节活动度增大,皮肤变软,颜色减退;

 

好转:临床症状有好转,关节、皮肤症状改善1/3以者;

 

无效:治疗前后基本无变化。

 

3.3疗效分析

 

(1)局限性患者疗效较好较快,系统性患者疗效较差较慢。

 

(2)治疗时间的长短,相对长者疗效较好较稳定。

 

(3)治疗效果,年龄越小,效果越好越稳定。

 

(4)发病时间越短,效果较好较稳定:发病时间越长,年龄越大者,疗效较差较慢。

 

3.4疗效结果

 

108例患者经过11个疗程的治疗后,痊愈82(75.9%);显效18(16.7%);好转8(7.4%);无效为0.总有效率100%

 

4.典型病例

 

张××,女,32岁。19913月因感冒后开始出现皮疹,遍及全身时痒时痛,抓破后流出淡黄色液体。在当地卫生院予抗生素及皮炎平等西药对症治疗后好转。1月后再次出现皮疹,尤以背部更为突出,伴呕吐症状,当时未予注意。3月后症状加重且四肢出现浮肿,腰背部皮肤有紧束样感觉。到县人民医院予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2月无效,经人介绍来我院。查体除见以上体征外见腰背部皮肤硬结成板状,并伴四肢浮肿无力,肢冷便溏等症,确诊系统性硬皮病,予以“黄风湿”系列三针一罐灸疗法为主治疗8个疗程痊愈出院。随访至今未复发。

 

5.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硬皮病是遗传及持久的慢性感染(包括细菌性或病毒性)所致,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而祖国医学则将其划为痹证范围。如《素问痹论篇》:“五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又《素问病机气血保命·病机论》云:“诸湿估润,干劲皱揭,皆属木燥。涩枯者,水液气衰,血不荣于皮肉,气不通利,故皮肤硬结而涩。”作者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母,肾为先天之本”。故我们认为该病病机为脾虚胃弱,肝、脾、肾功能失调及肝肾不和所致。根据其病因病机我们治疗以调理肝、脾、肾功能,补脾益胃,调养肝、肾为主,辅以芳香化湿、活血通络、祛风止痒之剂。

 

治疗中火针针刺集毫针激发经气及火温阳散寒之力于一身,具温通阳气,疏筋祛风之功;艾灸具温阳散寒、祛风除湿、扶助正气之力;刺血通络祛邪而泄热。治疗选穴足三里为胃土合穴,土能生万物,扶正气理脾胃,调气血强筋骨;三阴交为三阴经之交会穴,能调理肝、脾、肾三脏之功能,疏肝健脾、益肾助阳;手三里为手阳阴经之合穴,祛风清热、活血通络;三穴共用调理肝、脾、肾之功能,平衡一身之阴阳。肝俞、肾俞、脾俞、均系足太阳膀胱经原穴,灸之能激发脏腑之精、气、神,加强本脏之功能;合谷、内关清热镇痛、宽胸和胃、宁心安神;四缝穴针刺可疏导气机而化物。刮毒、拔罐结合梅花针的弹刺,开门祛邪、激发经气,给贼邪以出路,此即“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的运用。内服中药防风散,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活血止痛;外洗路路通散借热力使药力由手足透达全身,具行气活血、温经通络、软坚散结之作用;辅以循经推拿,加速身体气血的流通,逐邪由体表而出,恢复正常的新陈代谢,故疾病自愈。